
面包屑
- 此页面是使用机器翻译翻译的。 阅读全文.

历史
宫殿坐落在阿丽亚娜博物馆后面,位于占地46公顷的阿丽亚娜公园内。阿丽亚娜公园是日内瓦最大、最负盛名的公园之一,坐拥日内瓦湖和远处勃朗峰的壮丽景色。日内瓦市最初将该公园提供给国际联盟,后来又提供给联合国作为其办公场所,直至联合国存在为止。该公园最初归Revilliod de Rive家族所有,其最后一位后代Gustave Revilliod将其遗赠给了日内瓦市。
别墅
万国宫内有多处前私人住宅和十九世纪的别墅,包括 La Fenêtre(1820 年)、Le Bocage(1823 年)和 La Pelouse(1853 年)。
该酒店周围还有其他历史建筑,这些建筑最初是在阿丽亚娜公园内建造或安置的。


孔雀
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的庭院里,孔雀自由漫步、翩翩起舞并不罕见。如今游客们看到的孔雀大多是1997年由日本一家动物园捐赠给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的。其他一些则是印度常驻代表团赠送的。这些孔雀由公园的园丁喂养和照料。
阿丽亚娜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万国宫的生物多样性
阿丽亚娜公园的绵羊
红狐狸
苍鹭
自然公园

2009年6月9日,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UNOG)荣获瑞士非营利组织自然与经济基金会颁发的著名自然保护区证书。
这一著名的环境质量标签授予那些以自然方式管理至少30%的建筑物周围绿地,从而保护自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实体。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为获得该证书而采取的举措包括:避免使用杀虫剂、使用堆肥以及使用绵羊代替割草机。
该证书的颁发是对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对气候中和坚定承诺的认可,并使该办事处能够按照秘书长的优先事项树立重要榜样。
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游客们可以欣赏到这座46公顷公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园内遍布百年以上的雄伟古树。公园内有超过800种树木,其中600种已被鉴定。在公园游客最常光顾的区域,120棵树上都贴上了标明原产国、拉丁名、俗名和种类的牌匾。一支由五名园丁组成的团队负责维护公园及其小径,并种植花坛。
希望以自然的方式维护阿丽亚娜公园能够激励和鼓励工作人员和所有来公园参观的人们在他们的活动中运用同样的原则,从而在我们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为建设更加绿色的联合国提供进一步的动力。
纪念碑
万国宫内有许多重要的纪念碑,它们是由会员国、私人赞助商和艺术家赠送的。
最著名的纪念碑包括:

古斯塔夫·雷维利奥德(Gustave Revilliod)生于1817年,是十六世纪定居日内瓦的一个富裕法国家族的最后后代。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世界各地旅行,收集艺术品,并将其收藏于阿丽亚娜博物馆(Ariana Museum)。他是这家博物馆的创始人,并以他母亲的名字命名。
他于1890年在埃及去世。他对日内瓦怀有特殊的感情,遗愿将自己的长眠之地安放在他名下的阿丽亚娜公园一片橡树林中的一座无名墓地。他在遗嘱中将这座广阔的公园遗赠给了日内瓦市。多年后,日内瓦市允许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在这片土地上建造办公场所,并负责公园的管理。
至今,在日内瓦联合国图书馆后面一棵橡树脚下的紫杉树篱中,仍安放着古斯塔夫·雷维利奥德的石棺。

在弗里堡州和沃州交界的高山上,格吕耶尔佩当豪特地区自然公园深处,一位瑞士男子曾在他山间小屋的木质外墙上雕刻和绘制了花卉图案。绿、蓝、黄三色与周围生长的季节性高山花卉和天然草坪相得益彰。这便是这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小木屋的简陋起源。如今,它已成为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的一部分,坐落在阿丽亚娜公园一个僻静的角落里。
这座 17 世纪的小木屋于 1668 年在蒙特博翁建造,200 多年后被运到日内瓦参加 1896 年的瑞士国家博览会。它作为典型瑞士村庄复制品的一部分展出。博览会结束后,古斯塔夫·雷维利奥德基金会在拍卖会上以据说 50 瑞士法郎的价格买下了这座小木屋,并将其搬到了阿丽亚娜公园。小木屋内部刻有 19 世纪法兰克-普罗旺斯方言的碑文。窗户上方和墙壁上写着鼓励善良和谦逊的文字和符号,这可能预示着这座小木屋未来将被安置在世界领先的和平、权利和福祉倡导者的土地上。沿着里面昏暗的楼梯拾级而上,游客会发现一个火炉的残余,在寒冷的阿尔卑斯山之夜,它为居住者提供了温暖。小屋里除了阳台外空无一物,阳台上装饰着鲜艳的鲜花,由公园的园丁精心维护。

法式花园
法式园林兼具美学与象征意义。它展现了秩序与文化如何战胜自然的无序。
法式花园以开阔的视野为特色,同时保留了由高耸的露台、对称排列的树丛、修剪整齐的草坪和花坛组成的建筑风格。花园采用统一的布局,在材料和植物的选择、雕塑和喷泉的布局和风格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
16 世纪,法国园林颇为流行,著名园林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 (André Le Notre) 修建了凡尔赛宫和瓦尔勒维孔特 (Var-le-Vicomte) 花园(法国)。

历史
“天球”是位于联合国总部荣誉庭院的大型金属雕塑,无论是从联合国餐厅还是从大会堂楼上的“失落大厅”(Salle des pas perdus)都可以轻松欣赏。“天球”于1939年安装,旨在纪念国际联盟成立20周年,并纪念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的领导才能。威尔逊因其在国际联盟创建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于1919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这座雕塑的全名是“天球——伍德罗·威尔逊纪念碑”。
《天球》是美国雕塑家保罗·H·曼希普(Paul H. Manship,1885-1966)的杰作,他是一位与装饰艺术风格相关的艺术家。曼希普在美国制作了这件作品,先用石膏部件制作,然后运往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布鲁诺·贝阿齐雕塑工厂(Bruno Bearzi Fonderia),在那里进行铸造和组装。
万国宫始建于1929年,并于1938年竣工。布鲁诺·贝阿齐和两名工人从意大利赶来安装天球。工程耗时约一周,从1939年8月30日开工,到1939年9月7日竣工。当然,在那一周,也就是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甚至当时的人也意识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贝阿齐和他的同事们在返回意大利参加即将到来的战争之前完成了他们的工作。
象征意义
雕塑家创作的“天球”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合作与世界和平追求的象征。如今,它已成为联合国和国际日内瓦最知名的标志之一。
天球仪采用古老的浑天仪造型,长期以来在许多文化和传统中得到认可。它描绘了从地球上看到的星空,星座则以古典神话人物的青铜铸像呈现。天球仪的设计使其绕着北极星(即“北极星”)的轴线旋转,因此雕塑旋转时星辰的运动轨迹与地球自转时星辰的运动轨迹相呼应。
将天球修复为一件历史性艺术品,与联合国的使命以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根本动机相契合:致力于和平、权利与福祉。《联合国宪章》序言将“欲免后世再遭战祸”确定为其首要目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一项务实的计划,旨在实现多项任务,共同促进世界和平。
任何严肃的艺术作品都有多种解读。在国际联盟总部伍德罗·威尔逊纪念碑上以天体为主题,曼希普无疑是在邀请我们所有人仰望星空,渴望世界和平。世界和平并非仅仅在1919年国际联盟成立或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就能实现。它是人类必须每天努力实现的目标。天球是一个象征,值得所有为联合国或国际日内瓦工作的人,以及全世界所有希望联合国取得成功的人所拥抱。或许,作为一种象征和一件艺术作品,它所传达的理念甚至超越了语言的表达。
恢复
“天球”的修复得益于一位私人捐赠者的慷慨解囊。根据联合国大会的规定,联合国不得动用其普通基金购买艺术品或进行修复。多年来,我们已筹集资金用于有限的修复,这将是“天球”近80年来首次进行全面的修复。
天球修复工程十分复杂,工程和艺术保护评估已经完成。该项目不仅包括雕塑本身的保护,还包括修复倒影池、安装照明设备以及重新设计雕塑周围的景观。许多人都知道,天球最初安装时是旋转的。旋转装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用,此后再也没有正常运转。几十年前,它就被禁用了。当前的项目旨在恢复雕塑的旋转能力。
修复工作将包括对最初装饰在雕塑上的64座象征星座的青铜铸像进行清洁和重新镀金。天球最初拥有810颗银星,这些星像由艺术家精确地定位在雕塑上。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星像已经丢失,所有剩余的星像都已褪色成黑色。根据该项目,将替换丢失的星像,并恢复所有星像的银色。该项目的美学目标是将天球恢复到最初安装时的样子。修复后,雕塑将焕发出多年未见的光芒。
此外,荣誉庭院(Cour d'honneur)将被重新调整,天球及其倒影池周围的地形将升高约一米。此次天球的呈现方式源自艺术家最初于1939年提出的景观构想。
作为修复工程的一部分,天球将被拆开,这座雕塑将在几个月内从荣誉法院消失。

征服太空(1971)
作者:巴尔什、科尔钦、费迪什和尤里·涅罗达。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捐赠。
这座 85 英尺高的纪念碑由建筑师亚历山大·科尔钦 (Alexander Koltchin) 和雕塑家尤里·涅罗达 (Yuri Neroda) 设计,由一个钛合金包裹的拱形柱身组成,旁边是一位伸手向天空的宇航员形象,向人类在太空中的冒险致敬。
该纪念碑由苏联文化部长叶卡捷琳娜·富尔采娃于1971年7月20日正式捐赠,位于阿丽亚娜公园。
这座雕塑以太空征服者纪念碑为原型,这座 350 英尺高的纪念碑于 1964 年 10 月 4 日,即 Sputnik 1 发射 7 周年当天在莫斯科落成。

伟大的半人马(1997)
由恩斯特·涅兹维斯特尼 (Ernst Neizvestny) 创作,俄罗斯联邦赠送。
恩斯特·内兹维斯特尼的雕塑作品《指向的半人马》创作于1989年。这尊放大版的雕像被称为《伟大的半人马》,被赠予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该雕像现安放在阿丽亚娜公园的蛇形酒吧后方。
日内瓦对恩斯特·内兹维斯特尼来说,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因为它是他流亡期间的第一个永久居所。雕塑家对这座城市始终心怀感激,而这座雕塑正是他对这座城市热情接待的致敬之作。
《伟大的半人马》描绘了一个人从一个形似马身又似抽象结构的无形物体中浮现。男人的形象呼吸着对自由的渴望,以及难以抑制的能量。他举起的手和坚定的目光表达了他对前进、向上、迈向更高目标的渴望。涅兹维斯特尼展现了他连接无关联事物的能力:生物与非生物、生与死、善与恶。这种异质元素的融合体现在他对人体各个部位的变形,以及用动物或人造部位替换它们的方式。
家庭(1979)
作者:Edwina Sandys
《家庭》以童年和养育为主题,是桑迪斯即将在纽约、日内瓦和维也纳等联合国办事处展出的三件雕塑作品之一。《家庭》为纪念1979年联合国国际儿童年而创作,由哈里和布里奇特·奥本海默夫妇赠予联合国。
尽管不太为人所知,但埃德温娜·桑迪斯是已故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孙女。

种子的传播,灰烬的收集
Esther Shalev-Gerz 和 Jochen Gerz (1995)
1995年,为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德国政府委托埃丝特·沙莱夫-格茨和约亨·格茨为日内瓦联合国公园创作一座雕塑。沙莱夫-格茨设计的雕塑名为《种子的传播,骨灰的收集》,由两根桅杆组成,令人联想起悬挂联合国旗帜的旗杆。这座高大的雕塑矗立在阿丽亚娜公园附近的几棵树之上。
环绕一根柱子的顶端,是一个单层平台,另一层则是一个双层平台——一个象征着对新起点的分配,另一个象征着收集历史的必要性。如同树木静止在不断变化的景观中,《种子的传播》一样,《收集骨灰》也承认了联合国作为倡导和监督国际正义与尊严的机构的成立。同时,这座雕塑也暗示了持续铭记在联合国成立的同一世纪中各国所犯下和遭受的苦难的先决条件。1996年,在德国马尔安装了一座类似的雕塑。

孤独之塔(1995)
Per Kirkeby(丹麦)作品。艺术家赠予。

纪念馆(2003年)
标语上写着:“在此缅怀那些为和平献出生命的人们”。
2003 年 10 月 24 日,为纪念联合国为和平事业牺牲的工作人员,在万国宫举行了纪念碑揭幕仪式,以纪念联合国日。
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缅怀所有为联合国工作而牺牲的同事,并向他们为服务人类大家庭所做出的成就和牺牲致敬。这是一次独特的集体致敬,得益于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各方案和基金、专门机构以及工作人员协会和个人本着团结互助和相互尊重的精神所做出的贡献。

每天,成千上万的日内瓦游客聚集在联合国门附近的万国广场,将相机对准那排排雄伟的旗帜,193个会员国和2个观察员国的旗帜一直延伸到万国宫。在旗帜大道的尽头,在联合国徽章下方,是作为这张标志性照片背景的办公室。在那栋大楼里,坐着一支辛勤工作的工作人员队伍。联合国拥有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员工队伍之一。日内瓦联合国秘书处拥有超过3000名工作人员,他们来自171个国家,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每天都在为国际社会提供重要支持。

重生(2015)
由米开朗基罗·皮斯托莱托 (Michelangelo Pistoletto) 设计,由 Cittadellarte – Fondazione Pistoletto 通过意大利共和国捐赠。
这座雕塑由193块不同的石头组成,长42米,宽20米。每块石头上都镌刻着一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名称。雕塑重约350公斤,尺寸约为45厘米 x 45厘米,呈不规则形状。其符号由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设计,源自数学无穷符号的重新构图,象征着社会的“重生”——一个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人类社会”团结一心,对立面对话得以促进,平衡与和谐得以实现。
重生标志体现了联合国的宗旨和使命:在多元思想之间寻求平衡,通过对话创造和谐,尊重和利用多样性,提供灵感,促进包容和可持续发展。该标志由三个圆圈组成:两个相对的圆圈代表自然世界和科技世界;中间的圆圈是两者的结合点,象征着“新世界的孕育子宫”、“第三天堂”或“重生”。在这个新世界中,科技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携手弥合差异,寻求可持续发展,创造对话,促进和平。
该雕塑于 2015 年 10 月 24 日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于万国宫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上展出,以庆祝联合国成立 70 周年。

和平天使(2015)
作者:佩波·托莱多 (Pepo Toledo),日内瓦联合国万国宫
2015 年 11 月 9 日,佩波·托莱多 (Pepo Toledo) 在联合国万国宫为他的雕塑《和平天使》揭幕。此次揭幕仪式正值危地马拉和平协议签署 20 周年之际,并与日内瓦和平周相协调。

思想与欲望 (2017)
作者:阿里·伊巴杜拉耶夫和萨尔哈布·马梅多夫
该雕塑由阿塞拜疆共和国捐赠,以庆祝其于2017年10月3日加入联合国25周年。

Qvevri(2016)
该船是格鲁吉亚为纪念联合国成立 70 周年赠送的礼物,它将永久放置在联合国办公楼的庭院中,并附带一块标志牌,向参观者介绍该船的历史和用途。
qvevri 是一种大型陶土双耳瓶状容器,传统上将其埋入地下直至颈部,在格鲁吉亚地区(尤其是东部的卡赫季州)葡萄酒在其中发酵和储存。
Qvevri 酿酒工艺是格鲁吉亚的一项古老传统,代代相传,至今仍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
2013年,格鲁吉亚独特的传统Qvevri葡萄酒发酵方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内瓦办公室展出的这件 qvevri 陶器产自格鲁吉亚最著名的制陶村之一马卡图巴尼 (Makatubani)。

尼古拉·蒂图列斯库 (NICOLAE TITULESCU) 雕塑(1882-1941)
罗马尼亚外交部长(1927-1928;1932-1936)
国际联盟大会主席(1930;1931)
巴黎国际外交学院院长(19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