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海地查获创纪录可卡因 揭示毒品贸易“枢纽”地位

海地缴获的可卡因物证被集中陈列展示(资料图片)。
联合国新闻/Victoria Hazou
海地缴获的可卡因物证被集中陈列展示(资料图片)。
联合国方面指出,近期在海地水域缴获的创纪录数量可卡因,证实了该国已成为连接南美、加勒比与美国毒品贸易路线的关键中转站。

当前,海地深陷安全危机,首都及周边地带的帮派势力为争夺地盘,不断扩张其犯罪活动。持续动荡已导致数十万民众流离失所,令人道主义与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有迹象显示,当地帮派正与跨国犯罪组织勾结,构建毒品贩运网络。

缴获毒品种类与地点

2025年7月,海地当局在北部托尔图加岛海域展开行动,一举缴获1045公斤可卡因,创下该国三十余年的缉毒纪录。仅两周后,在该国北部的海地角附近的一个地区又查获426公斤大麻。

与此同时,国际联合执法行动也传来捷报。同月,两名海地籍嫌疑人在牙买加落网,其涉案大麻数量超过1350公斤。

相关案件的破获范围并不仅限于海地本土。同样在7月,牙买加警方逮捕了两名海地籍人员,并查获逾1350公斤大麻。

贩运目的地

调查显示,七月查获的可卡因源自南美,预定流向加勒比及美国市场。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近期获得的新证据进一步表明,海地已成为毒品输往欧洲的中转站——2025年8月,比利时当局就在安特卫普港从一个来自海地的集装箱中,查获了逾1150公斤可卡因。

枪支弹药常通过毒品走私路线流入海地。
CPB/HSI

海地帮派如何参与贩毒?

海地主要帮派已实际掌控首都太子港的战略通道及毗邻多米尼加共和国的边境地带,垄断了毒品与枪支等违禁品的关键运输线。

凭借这一网络,他们不仅肆意勒索民众,更大量转运拟走私出境的毒品。

通过对国内运输线路的掌控,这些帮派不仅能够勒索当地居民,还能肆无忌惮地转运毒品——其中大部分都计划走私出境。

有报道称,部分帮派通过向船只收取“过路费”及实施武装抢劫,控制着关键水运通道。牙买加情报部门则进一步披露,缴获的枪支背后存在与海地帮派相关的“以枪换毒”交易。

为何海地会成为毒品中转站?

国际毒品贩运活动大多集中于托尔图加岛周边。这座岛屿因其幅员辽阔且位置偏远,长期成为跨国犯罪活动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曾被海盗盘踞,近几十年来更成为涉及毒品贩运、偷渡及其他非法活动的有组织犯罪网络的据点。

其地理位置能直通巴哈马、牙买加及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的海上通道,为非法货物提供了理想的物流与存储枢纽。

加之海地司法与刑罚体系长期薄弱,难以遏制犯罪团伙的扩张,致使贩毒集团得以趁虚而入。

区域影响

海地已迅速演变为跨国贩毒网络的关键枢纽。最新破获的可卡因贩运案中浮现巴哈马与牙买加籍毒贩的身影,凸显区域犯罪势力与海地本土帮派已形成勾结的现状。

从加勒比海域延伸至欧洲的连续缉毒行动,进一步揭露出一条组织严密、运作成熟的国际贩运链条的存在,亟需各国执法力量实施协同区域打击。

新形成的毒品运输通道还与偷渡线路相互交织,导致越来越多海地国民被卷入跨境犯罪活动。

与此同时,毒品贸易持续加剧区域动荡,侵蚀治理根基,扰乱经济秩序,并进一步助长暴力循环。受此影响,相关国家的港口运营、贸易通道与旅游业皆面临日益攀升的安全威胁与声誉风险。

海地海岸警卫队将经由既定偷渡路线逃离本国的移民遣返回国。
美国海岸警卫队

联合国如何支持海地打击贩毒?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正通过多维度行动支持海地打击犯罪网络:强化边境管控与海事监管、推动以情报为核心的警务模式,并打击滋长贩运活动的腐败问题与金融犯罪。

应海地政府请求,一项覆盖全国港口、机场和陆地边境的综合性管理计划已启动实施,旨在系统性提升关键节点的缉查能力。

在海上,毒罪办的“全球海上犯罪项目”重点致力于强化海地海岸警卫队的执法能力,使其更能有效管控毒品与人口贩运猖獗的海域。

在陆上,毒罪办则致力于提升执法部门开展情报主导型行动的水平,重点打击涉及偷渡、人口贩运及其他关联犯罪的有组织集团。

海地已加强与区域伙伴的情报共享,这对识别与摧毁跨境犯罪网络具有关键意义。

同时,为斩断毒品贩运与系统性腐败、洗钱之间的勾连,联合国毒罪办正协同推进多项政府倡议,全面提升机构廉洁性与问责机制。

目前正专门设立能够审理金融犯罪、洗钱、帮派犯罪及其他敏感刑事案件的特种法庭,旨在消除有罪不罚现象,重振司法系统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