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看似不可及的目标:青年企业家抓住机遇打造未来产业

面对初创企业高达90%失败率的现实,即使年轻人得出结论认为创办公司风险太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如此动荡时期——也完全合乎常理。
但来自企业管理专业的吴显铮(音译)却以“半杯水亦满”的乐观姿态给出不同见解:“毕竟还存在10%的机会改善人类生活的可能。若无人愿为这十分之一的机遇冒险,未来又将由谁来书写成功?”
他开发的农村青年数字技能培育平台,致力于传授人工智能与软件应用技术,这个项目已成功突围,跻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主办的创新青年竞赛决赛。
这使他受邀参加在利雅得举行的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工业峰会。周三,他亮相“青年议会”专题会议——这一由联合国工发组织与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部联合打造的全球辩论平台,旨在汇聚世界青年声音。
峰会现场汇集了众多充满活力的青年商业领袖,他们热切希望借此机会,与行业导师、政策制定者及潜在投资者建立联系、拓展合作。
活动设置了多场互动对话、创新项目展示和导师辅导环节。青年代表们展示了在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和数字制造等领域的突破性解决方案。这些交流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领袖提供了直接倾听青年声音的窗口,并共同探讨如何将创新理念应用于多元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
“我们了解同代人的思维模式”
面对这些统计数据,青年创业者需要保持这份来之不易的乐观:除了高失败率之外,他们还必须克服经验不足、履历单薄等劣势。然而,这些因素并未让吴显铮却步。他主张,年轻人正因其独特视角而更具投资价值。
他说:“我们伴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成长,对人们如何与各种内容互动有天然的直觉。我们深刻理解同代人的思维方式——这一正在崛起的重要消费群体。因此,相比许多年长的投资者,我们反而拥有独到优势。”
全球工业峰会通过设立“青年主题日”释放出清晰信号:工业的未来不仅由当下的行业领袖塑造,更取决于新一代的创造力、决心与韧性。在利雅得,世界听到了青年对未来的想法。
全球工业峰会“未来一代”主题日
• “未来一代”主题日旨在为青年创新者、企业家与变革者提供权能,确保他们的观点真正融入全球产业对话体系。
• 当日的重头戏——“青年创新挑战赛”聚焦应对全球紧迫议题的实践方案。参赛者展示的倡议涵盖从人工智能驱动的可持续农业工具,到社区可再生能源系统等多项创新。优胜项目将通过联合国工发组织及其合作伙伴网络获得支持,在特定地区开展试点。
• 主题活动期间正式成立的“未来一代联盟”为青年创新者搭建起与导师、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直接对接的全球平台。该联盟将推动峰会后的持续交流,为青年在长期影响产业政策与实践方面提供渠道。
• 闭幕环节发出行动倡议:将青年视角系统性融入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每一个层级。联合国工发组织重申承诺,支持青年作为平等伙伴,共同构建具有韧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