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联合国环境署:印度空气污染正逼近灾难性水平 治理需全民参与和长期改革

 在印度新德里,人们因高度空气污染而呼吸困难。
联合国印度办事处图片
在印度新德里,人们因高度空气污染而呼吸困难。
印度北方多地进入冬季后再度被浓厚烟霾笼罩。空气质量指数多次飙升至400至500区间,达到“严重”乃至“极端严重”级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印度国家主任皮苏帕蒂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警告,这一污染水平已“超出世卫组织安全限值近35倍”,需要采取紧急行动,降低污染水平。

冬季成高污染季

皮苏帕蒂指出,印度每年冬季反复出现的重污染并非偶然,而是气象条件与多源污染叠加的结果。

冬季空气密度增大、风速极低,使污染物难以扩散;德里特殊的地理位置更加重污染物在区域内的滞留。

除了车辆尾气,建筑施工、工业排放、砖窑污染以及周边地区农作物焚烧等因素共同推高污染水平。

执行和公众参与仍是短板

近年来,印度政府推出《国家清洁空气计划》,并通过议会法案设立空气质量管理委员会,推动跨邦、跨部门协作。监测与治理投入显著提升。

然而,皮苏帕蒂强调,空气污染治理无法仅靠政府部门完成。“除非民众改变行为、承担责任,否则所有措施都将徒劳。”他呼吁居民、社区组织和居民福利协会主动参与减排行动,推动生活方式的转变。

他强调,执行力也是长期挑战。“我们拥有全部政策,但缺乏严格的合规机制。若没有监督,就难以取得长期成效。”

危机推动改革

皮苏帕蒂表示,印度的空气污染状况已逼近灾难性程度,必须从环境、健康和经济多重角度理解其影响。他指出,虽然冬季污染季仅持续数月,但污染物会长期滞留在人体内,对健康造成持续影响。

在联合国环境署支持下,印度已建立“空气质量行动论坛”,汇集大型企业、民间社会、学术界及医疗卫生群体,共同推动解决方案。论坛正在探索由大型企业帮助中小微企业提升减排能力,以应对非正规行业缺乏污染治理资金的问题。

今年,论坛还将媒体、医疗专业人员与青年群体纳入治理网络。皮苏帕蒂表示:“他们在提高公众意识和推动社会转变方面至关重要。”

气候政策融入进程加快

尽管面临巨大压力,印度在气候行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例如,可再生能源扩张速度位居全球前三,部分目标已提前实现。

联合国环境署正与印度环境部合作推进“行为改变计划”,希望通过教育和社区行动减少个人生态足迹。

进展与挑战并存

谈及日前结束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皮苏帕蒂认为会议虽然复杂且难以满足所有方期待,但在气候融资和适应领域取得实质进展。他指出,有关化石燃料的措辞及森林保护等核心议题仍待进一步谈判。

他说:“令人惊讶的是,在公约生效30多年后,我们仍处在寻找路线图的阶段。但有所行动总比毫无行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