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规划署警告全球防治工作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挫折

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拜安伊玛指出:“资金危机凸显了我们艰苦奋斗取得的成果何其脆弱。这份报告的每个数据背后都是真实的人——错失筛查机会的婴幼儿,被剥夺预防与支持的年轻女性,以及突然失去照护的社区。我们绝不能抛弃他们。”
国际资金骤减引发连锁冲击
报告显示,2025年国际艾滋病援助的急剧下降进一步加剧既有资金缺口。经合组织预测,2025年外部卫生援助较2023年可能下降30%至40%,对许多国家的卫生服务造成直接且深刻的干扰。
本就薄弱的预防服务受到严重削弱,暴露前预防用药获取渠道缩减,男性自愿实施包皮环切术数量骤降,数百万潜在感染者面临更大风险。针对年轻女性的预防和心理健康服务被迫叫停,使这一群体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数据显示,全球每天新增感染仍有570例发生在15至24岁的少女与年轻女性之中。
作为能够接触高危人群的关键力量,多数社区主导的组织面临关闭风险,超过60%的女性主导的组织暂停了核心项目,男男性行为者、性工作者、注射吸毒者和跨性别者等重点人群的服务均遭受严重冲击。
报告警告称,若资金缺口无法弥补, 2025年至2030年间全球可能新增330万例感染。
人权环境恶化加剧防治难度
报告强调,全球人权环境在2025年出现进一步倒退,尤其是边缘化群体受到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将同性性行为和性别表达定为犯罪的国家数量出现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同时,对民间社会的限制也影响各地获取基本防治服务。
韧性和创新带来重要进展
尽管面临空前挑战,一些国家迅速采取行动弥补资金缺口,令艾滋病治疗服务得以维持。部分国家报告称,得益于政府和合作伙伴的紧急措施,新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数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加。
尼日利亚、乌干达、科特迪瓦、南非和坦桑尼亚等国承诺扩大国内投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也正与30多个国家合作推进可持续发展计划。
预防技术的创新同样展现希望,包括一年两次注射即可预防感染的新技术,有望在高负担地区避免数以万计的新发病例。2025年,盖茨基金会、联合国艾滋病药品采购计划、全球基金和美国总统艾滋病防治紧急救援计划启动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救命药物仿制药的广泛可及,部分药物的年人均成本降低至40美元。
国际合作出现积极信号
报告指出,2025年下半年出现了一些积极进展,包括美国新版《美国优先全球卫生战略》承诺在协助70个国家逐步实现国内主导应对的同时继续提供资金支持。全球基金第八次补充资金会议也已获得113.4亿美元承诺,并预计将有更多捐助到位。
行动呼吁:投资、创新与人权保护
当前全球约有408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2024年新增感染130万例,仍有920万人无法获得治疗。
拜安伊玛表示:“此刻正是抉择之时,我们既可以让目前造成的冲击摧毁数十年来的努力取得的成果,也可以团结一致,实现终结艾滋病的共同愿景。数百万人的生命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