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巴西气候大会闭幕:推动气候资金增长,承诺规划化石燃料转型

公民社会行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Diego Herculano
公民社会行动
当地时间周六,在巴西贝伦举行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落下帷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此发表声明说,此次大会取得了实质进展,这证明多边主义依然充满活力,各国仍能携手应对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解决的重大挑战。

在大会闭幕之际,正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古特雷斯向巴西总统卢拉、大会主席多拉戈及其团队、巴西政府、贝伦市民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表达了感谢。

在分歧中寻求进展

古特雷斯指出,大会呼吁到2035年将适应资金增加两倍,作为填补适应缺口的第一步;大会还建立了一个公正转型机制,支持各国在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保护劳动者和社区;同时,大会启动了旨在就贸易加强国际合作的新对话,并承认全球气温将暂时突破1.5摄氏度的升温临界点;此外,大会还推出“全球落实行动加速器”,以弥合雄心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并加快落实国家自主贡献;大会同样承诺推进“阿联酋共识”成果,实现公正、有序、公平的化石能源转型。

但他坦言,在这个地缘政治分裂的时期,达成共识愈发艰难。他说:“我无法宣称巴西气候大会的成果满足了我们的所有需求,现有的行动与科学的要求之间仍存在危险鸿沟。” 因此,他理解许多人可能对此次大会感到失望,尤其是年轻人、土著人民和身处气候灾难中的人们。

1.5°C——不可逾越的底线

古特雷斯同时重申,全球升温将暂时突破1.5摄氏度的现实向所有人发出严峻警告:我们正在逼近危险且不可逆转的临界点。他再次强调,将本世纪末的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必须始终是人类不可逾越的底线。

他明确呼吁,这需要实施深度且快速的减排,并制定明确可靠的化石能源转型路线图;还需要践行气候正义,大幅提升适应与复原力建设,让前沿社区能在气候灾难中得以生存并复苏;更需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远超当下的气候资金,用于减排、保护民众、应对损失与损害。

气候经济崛起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斯蒂尔对本届大会取得的主要成果赞赏有加。他在闭幕全会上强调,“新的经济模式正在崛起,旧有的污染型经济正走向穷途末路”。

斯蒂尔再次指出一个关键性的趋势: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已达化石燃料的两倍。他强调,不论是在政治还是市场层面,这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信号。

不可逆转的趋势

经过两周的密集谈判,大会在最终通过的成果文件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每年动员至少1.3万亿美元的气候资金,同时将适应资金提升两倍,并要求在迪拜气候大会上达成的损失与损害基金投入运作。

这份文件同样提出,全球向低排放与气候适应型的发展模式转型是一个“不可逆转且代表未来的趋势”,而且气候行动可带来多方面的经济社会效益,包括经济和就业增长,能源可及性、安全及公共健康的改善等。

巴西气候变化大会主席多拉戈在大会闭幕阶段与团队进行最终磋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Kiara Worth
巴西气候变化大会主席多拉戈在大会闭幕阶段与团队进行最终磋商。

能源和森林路线图

各国同样就加快落实《巴黎协定》达成一致,但并未对逐步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制定明确的计划。尽管如此,大会主席多拉戈承诺,将继续推进两个基于科学且具有包容性的路线图:一个是以公平的方式转型脱离化石燃料,另一个是停止森林砍伐。在此基础上,各国将向明年在土耳其举行的下一届气候大会迈进。

80多个国家支持巴西的路线图提案,但最终文本只是重申了迪拜气候变化大会就“转型脱离化石燃料”达成的“阿联酋共识”。巴西科学家卡洛斯·诺布雷警告说,要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暖,在2040年到2045年之间必须将化石燃料的使用量降为零。

新战线:气候虚假信息

大会成果文件还首次明确提出应对气候虚假信息的必要性,承诺维护气候信息的完整性,并且要打击破坏科学行动的言论。

巴西总统卢拉上周在大会开幕时就曾强调,本届大会应成为一次"直面真相的缔约方大会"。大会最终就应对气候虚假信息达成一致,这更标志着各国在维护气候政策的公信力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永不言弃

古特雷斯还强调,本届大会虽已落幕,但所有人的使命仍在延续。他承诺,将继续推动各方展现出更大的雄心和更强的团结。他同时向所有参与过游行呼吁、谈判协商、建言献策、追踪报道或者动员行动的人们发出倡议:请永不言弃!

他说:“历史与你们同行,联合国始终与你们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