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民众持续返乡,脆弱停火仍然得以维持

该机构在推文中指出,其工作人员仍在当地提供救命服务,约100处近东救济工程处避难所目前收容逾7.5万名流离失所者。
历经两年的致命冲突后,面向成千上万幼儿的麻疹、腮腺炎等疾病“补种”免疫活动已开始实施。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称:“在加沙全境,由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道主义基金支持的合作伙伴正在协助家庭重耕农田、安全地学习、获取保护服务等。这些努力构成了当地脆弱但至关重要的生命线。”
联合国准入的重要性
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拉扎里尼在英国《卫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这一“脆弱的停火”——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20点计划的第一阶段——为疲惫不堪的民众带来了一定的喘息空间。
但他同时警告,仍存在“诸多令人忧虑之处”,“随着冬季来临,获得住所、食物和清洁饮用水仍面临重大困难”。
他强调:“联合国及近东救济工程处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资源,能够大规模、高效地满足关键人道需求”,但“必须确保相关工作不受干扰并保持独立性”。
拉扎里尼表示:“要为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的最终政治解决作出真正努力,方能实现可持续和平。”他指出:“正义必须得到伸张,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社会都需认真面对伤痛疗愈的课题。”
约旦河西岸的“生命线”
在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被占领约旦河西岸地区,近东救济工程处“依然是一条生命线”。今年初以色列在该地区北部展开的军事行动已造成民众流离失所并导致基础设施的破坏。
与此同时,在人道空间持续收缩的背景下,定居者暴力不断升级。
近东救济工程处西岸事务主任弗里德里希表示,该机构在当地拥有逾4600名工作人员,是仅次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第二大服务提供者和雇主,为全地区93万名登记难民提供援助。
医疗与教育服务支撑基本需求
目前,约4.8万名儿童每周五天在96所近东救济工程处学校就读。该机构属下的43家医疗设施今年已提供超过70万次诊疗服务。
弗里德里希在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中指出:“我们为约27万弱势巴勒斯坦难民提供现金援助等社会保护服务。”
他强调:“我们是在1967年以来约旦河西岸最严峻的人道环境中开展这些工作的。”
影响持续扩大
弗里德里希表示,北部地区“前所未有的暴力升级”已导致三个难民营超过3万人流离失所。
他强调:“近东救济工程处仍是一条生命线。”
他说:“我们不仅在满足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难民的人道需求、改善其生计和福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也为当地及区域稳定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