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调查机制与特使呼吁重视缅甸问题,强调推进追责与和平进程

独立机制:缅甸国际罪行升级
缅甸问题独立调查机制负责人库姆贾恩指出缅甸国际罪行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都有所升级,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机制的支持,确保追责。
独立机制在与1300多个消息来源接触的过程中收集到大量证据,其中有600余份为目击者证词。
这些证据显示,缅甸军方对被拘押人员实施了酷刑和多种形式的性暴力,且机制已掌握部分施暴者及其上级指挥官的身份信息。同时,调查还记录了军方及反对派武装实施的多起对被俘人员和平民的处决事件。
调查还发现,缅甸军方正日益依赖空袭手段。机制目前重点关注对学校、医院、住宅和宗教场所的袭击。
若开邦暴力
库姆贾恩特别提到若开邦发生的暴力情况。若开军已控制该地区大部分领土,军方则以猛烈空袭与炮击回应。独立机制表示,所有族群的平民都在受苦。罗兴亚人被双方招募参与,部分罗兴亚武装团队也参与战斗。机制目前正在收集多起涉嫌暴行的证据,包括针对平民的无人机袭击、处决、强奸、酷刑、对人道援助的阻挠等。
调查团队通过与目击者直接接触、分析并核实照片和开源信息等方式收集证据以揭示真相,尽管已分别联系缅甸军方与若开军,但双方均未提供合作。
国际问责
库姆贾恩指出,机制收集的证据已被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及阿根廷联邦法院调查法官采用,同时也提供给国际法院,用于冈比亚就缅甸违反《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提出的案件。此外,机制还与多国合作,调查涉嫌向缅甸提供用于犯罪的武器和装备的个人和企业。
然而,机制目前正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危机。由于联合国预算紧张和捐助资金减少,机制可能在明年年初失去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员,包括性暴力与儿童犯罪问题专家、开源情报分析员等。
“问责与国际司法正处在关键十字路口。在平民遭受攻击、国际法被践踏时,国际社会不会袖手旁观。”库姆贾恩强调,他呼吁国际社会继续支持机制的调查工作,与联合国成员国一起确保缅甸发生的严重国际罪行被绳之以法。
特使:平民苦难加剧,须聚焦推动包容性政治解决
秘书长缅甸问题特使毕晓普也向大会汇报了与缅甸利益相关方交涉的最新进展,指出缅甸及其边境地区民众仍在承受难以言喻的苦难,并呼吁国际社会在军方夺权五周年之际重新聚焦缅甸问题,防止冲突与人道危机进一步恶化。
毕晓普表示,自2021年军方夺权以来,缅甸全国陷入持续动荡,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了政治不稳定。冲突各方都在追求军事解决方案,但无差别攻击平民的现象不断增加,人道主义援助受到严重限制,民众正遭受令人震惊的苦难。
她强调,缅甸的“有罪不罚循环”必须被打破,追责是实现持久和解的前提。
她再次呼吁停止暴力,保护平民,确保人道通道畅通,遵守国籍人道法义务,释放政治犯,走向包容的和平解决道路。同时,应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包容、公正、自由、不受暴力干扰的民主选举。
如何确保民主选举
但选举能否实现值得担忧。毕晓普表示,本月早些时候国家安全与和平委员会举行的纪念全国停火协议十周活动已暴露出全国范围内几乎无法调和的深层分歧,一些前签署方呼吁抵制,并批评委员会计划的选举,认为军方夺权已违反停火协议和宪法,他们质疑联合国负责任的会员国如何能支持那些正在对本国人民发动军事行动的人来举行选举。
毕晓普警告,选举过程可能会激发其他方激烈抵抗,暴力和不稳定可能加剧,选民、选务人员和观察员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任何选举都不应以危及人命为代价。
毕晓普表示,联合国将继续与缅甸人民站在一起,通过一切可用渠道提供援助,并呼吁各方与新任联合国驻缅甸临时常驻协调员兼人道事务协调员刘易斯密切合作,为紧急人道救援提供资金。她特别赞扬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在近期主办缅甸利益相关方磋商会议时发挥的协调作用。
罗兴亚危机
毕晓普指出,缅甸的多元文化与民族构成应成为力量与发展源泉,而不是分裂的根源,国内局势正在加剧地缘政治竞争。若开邦仍是冲突热点,当地暴力持续加深族群紧张,这一地区虽然贫困但极具战略意义。
保护所有社区并解决罗兴亚危机的根源,是所有包容性政治解决方案的关键。毕晓普呼吁维持国际社会对缅甸罗兴亚人及其他少数群体困境的关注,并表示将继续通过对话、倡导、说服等协调能力,竭尽全力推动一个缅甸主导的,可持续且包容的政治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