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经济增长保持稳定,但前景依然脆弱

李子坝轻轨站,重庆网红打卡点。(资料图)
联合国新闻
李子坝轻轨站,重庆网红打卡点。(资料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重大政策调整与持续的贸易不确定性,但总体增长保持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2%,2026年为3.1%,较一年前的预测累计下调0.2个百分点。

贸易调整与政策应对缓解关税冲击

报告指出,今年4月美国宣布实施新的关税措施,曾引发全球贸易格局震荡。但美国与多个国家达成了新贸易协议并提供了豁免,大多数国家也并未采取反制措施,从而减轻了冲击。与此同时,私营部门在供应链调整方面展现出较高的灵活性,通过提前进口和快速重新规划供应链来应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表示:“尽管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增长仍保持稳定。关税增幅及其影响均低于预期,这得益于新的贸易协议、豁免措施以及私营部门的快速适应能力。”

潜在风险与政策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活动保持韧性,得益于多重因素:金融条件相对宽松、美元走弱、部分主要经济体实施财政刺激以及人工智能投资加速。然而,前景依然脆弱,下行风险犹存。

报告警示,如果贸易紧张局势持续或重新升级,关税可能进一步上升。加之供应链中断,全球产出可能在明年下降约0.3%。此外,若人工智能领域的利润预期未能实现,市场可能出现剧烈调整。

古兰沙强调:“许多国家面临日益加剧的财政压力,这可能与金融市场脆弱性相互作用,进一步推高借贷成本并增加再融资风险。与此同时,中央银行独立性受到政治压力的挑战,可能导致通胀预期失去锚定。”

政策重点:恢复信心与增强韧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稳定的政策预期和多边合作对于恢复信心和促进增长至关重要。古兰沙指出:“政策应着眼于恢复信心与可预测性,稳定贸易关系,降低不确定性,并可信地重建财政空间。货币政策应保持独立与透明,核心目标是维护价格稳定。”

报告呼吁各国在长期内加大对创新、生产力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通过教育、智能监管和国际合作提升可持续增长潜力,而非依赖代价高昂的部门性补贴。该组织进一步指出,在较为温和的情景下,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关税下降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可能在近期使全球产出提高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