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难民高专驳斥“国际社会面对暴行无能为力”论调

一名小男孩靠在有导弹袭击痕迹的墙上。
儿基会/Abed Zaqout
一名小男孩靠在有导弹袭击痕迹的墙上。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格兰迪周一指出,当今武装冲突中交战方正“蓄意抛弃”战争法规,但他同时强烈驳斥了国际社会对持续侵权行为束手无策的观点。

在日内瓦举行的难民署年度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即将于十二月卸任的格兰迪最后一次以难民高专身份发表讲话。

他强调,该机构75年前确立的核心使命——为逃离危险者提供庇护并为难民困境寻求解决方案——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同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格兰迪指出,加沙、约旦河西岸、乌克兰、苏丹和缅甸发生的暴行表明,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正借暴力之名践踏国际规范,且完全未能受到追责。

他同时历数当前冲突中的惨状:排队领取食物的平民遭射杀,避难营地的民众被屠杀,医院学校尽成废墟,人道工作者殉职人数创下历史纪录。

1.22亿流离失所民众

当前,全球因战争与迫害而流离失所者已达1.22亿,较十年前激增近一倍。在此严峻背景下,格兰迪指出,各国政府屡次未能有效应对寻求庇护者涌入,致使国际社会出现改革乃至废止《1951年难民公约》的呼声日益高涨。

他强调,该公约明确规定各国有义务为因战争、暴力、歧视与迫害而逃离者提供庇护;至于不符合庇护标准者,则“可在维护其尊严的前提下被遣返原籍国,或转送至第三国”。

然而,格兰迪进一步指出,令他忧虑的是,当前欧洲等地政策讨论中所出现的趋势,以及美国等国实施的某些驱逐做法,虽意在应对现实挑战,却在具体执行中偏离国际法框架。

对此,他重申联合国难民署愿随时提供咨询与支持,协助各国确保其措施符合国际法律规范。

对暴力日趋麻木

格兰迪指出,冲突各方已公然将“只要可实现军事目标,战争与无差别暴力即具正当性——国际准则不值顾及”奉为信条。

他说:“他们视人命如草芥,对触目惊心的死亡与毁灭无动于衷。我们必须认清这一险恶企图:日复一日的暴行,意在麻痹我们的感知,瓦解我们的抗争意志。”

资金危机

面对全球人道主义危机的急剧升级,格兰迪将焦点转向资金萎缩对援助工作造成的毁灭性冲击,呼吁国际社会构建更具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的应对体系。

他指出,若收容国的政策将难民隔离在社会边缘、剥夺他们的发展机会,所谓包容便成空谈。

他还强调,唯有开放基础服务与就业市场、解除行动限制、投资难民潜能,收容国才能为难民与本国社会创造双赢——为难民筑就希望之路,为国家注入发展动能。

意大利籍的格兰迪是联合国难民署第11任高级专员,于2016年经联合国大会任命就职,并在2022年9月再次获得任命,本届任期至2024年12月31日止。

联合国难民署自1950年成立以来,因其在人道主义领域的卓越贡献,已于1954年和1981年两度获颁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