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二十五载 古特雷斯呼吁从共识转向成果

2000年10月31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325号决议——首次将“妇女、和平与安全”纳入国际和平与安全议程。决议强调:应确保妇女在和平谈判、冲突预防、维和与重建中的充分参与,并保护她们免受暴力侵害。此后,一系列后续决议进一步巩固了这一框架,推动全球和平进程中的性别平等。
古特雷斯表示,过去二十五年来,该议程催生了大量决议、研究报告与专题会议,但必须直面现实困境。
他指出:“我们常在此类会议厅内满怀信念和承诺,却未能真正改变深陷冲突漩涡的妇女与女童的命运。”
古特雷斯进一步揭示三大矛盾现状:包容口号下,谈判席仍鲜见女性身影;保护承诺中,性暴力犯罪依旧逍遥法外;领导力倡导下,女性和平建设者既缺乏资金保障又面临安全威胁,贡献更未获应有认可。
成就与风险并存
古特雷斯指出,他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报告既是一份成就清单,也是一份问题清单,更是一份风险预警。
他列举了多项积极进展:全球已有逾百个国家制定了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国别行动计划;女性在地方调解、立法改革与为性别暴力幸存者寻求正义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女性人员规模已扩大一倍;和平协议纳入性别平等条款日益普遍;妇女组织更在全球各地的冲突后恢复与和解进程中推动着深刻变革。
古特雷斯同时警告,现有成果根基脆弱,更令人深感忧虑的是,全球妇女安全形势正出现倒退。
当前呈现三大严峻趋势:全球军费开支持续攀升,武装冲突日益增多,针对妇女与女童的暴行愈发骇人。
数据显示,去年约有6.76亿妇女生活在致命冲突事件50公里范围内,人数为数十年来最高。
与此同时,性暴力事件呈激增之势,有记录的女童受害案件上升了35%。部分地区情况尤为触目——女童竟占全部受害者的近半数。此外,危机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持续恶化,女童失学现象不断蔓延。
女性面临的威胁加剧
古特雷斯强调,投身公共领域的女性——包括政治家、记者、人权捍卫者——正日益成为暴力与骚扰的针对目标。
在阿富汗,妇女与女童被加速、系统性地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她们在获取教育、就业、医疗及司法救助方面面临骇人听闻的限制,与此同时,性暴力案件与孕产妇死亡率也出现急剧上升。
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苏丹、海地、缅甸等多地,妇女和女童同样身处严重威胁之下,遭受着极其恶劣的暴力对待。
古特雷斯指出,尽管妇女组织在危机中仍是数百万民众赖以生存的支柱,但其自身却面临资源持续枯竭的严峻困境。
联合国妇女署数月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冲突地区,高达九成由妇女领导的地方组织报告陷入财务危机。
联合国的系统举措
一年前,古特雷斯秘书长发起《促进妇女全面、平等和有意义参与和平进程共同承诺》倡议。
目前已有39个实体——包括会员国、国际和区域组织等——加入此项承诺。古特雷斯强调,当前关键任务是将政治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
该倡议设定明确推进路径:初步目标是在联合国主导的和平进程中确保女性参与度不低于三分之一;最终愿景是在所有和平与安全领域全面实现性别均等。
古特雷斯表示,正持续征询由妇女领导的民间团体及女性和平建设者的意见——她们正是实现全面持久和平的推动力量。
他表示,联合国正在全球范围内系统推进以下行动:着力保障妇女在教育、心理健康及经济机会方面的权利——即便身处最为严峻的环境亦不例外;持续开展侵权行径的监测与记录,为受害者伸张司法正义;同时积极搭建传播平台,放大女性和平建设者的声音与影响力。
八项关键举措
古特雷斯强调,当前各会员国必须加快落实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承诺,履行世界领导人在《未来契约》中作出的庄严承诺。
他在其报告中为此提出八项关键举措:
第一,资金保障。加强对和平事业,特别是受冲突影响国家的妇女组织与性别平等的投资力度。
第二,参与机制。必须确保妇女享有实质性的谈判席位,不是象征性参与,而是作为平等伙伴。具有约束力的目标与配额制度至关重要。
第三,问责追究。追究所有性别暴力行为——包括冲突相关性暴力——责任人的罪责。
第四,保护措施。对侵害女性和平建设者与人权捍卫者的暴力行为实行零容忍。
第五,将妇女、和平与安全承诺纳入国家法律、政策、规划、预算和项目。
第六,通过就业保障、社会保护及财产与继承权改革,根本性改善妇女经济安全。
第七,以直接、灵活、优质的资金支持冲突与流离失所环境中的妇女组织。
最后,推动性别数据革命以填补信息鸿沟,尤其在冲突相关性暴力等关键领域确保妇女的经历与需求得到充分关注和切实解决。
妇女引领和平需成果落地
古特雷斯强调,安理会第1325号决议已明确宣告:妇女是普惠和平的引领者。
他呼吁各方采取切实行动,让更多暴力幸存者能够获得亟需的救助服务与司法正义,让更多社区得以充分汇聚全体成员的智慧与力量。
他最后指出,世界无需对这一真理进行更多重申,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彰显这一真理的具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