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成为联大关注焦点

建立社区心理健康团队是提供心理健康护理的一种方式。
© WHO/Christopher Black
建立社区心理健康团队是提供心理健康护理的一种方式。
周四,联合国大会首次将“心理健康”作为正式会议的核心议题,各国领导人通过了一项政治宣言,确立了一系列指导原则,从而推动全球在心理健康领域采取切实行动,减轻数以亿计患者的痛苦。

心理健康成为联合国议程核心

虽然心理健康议题在往年已有涉及,但这是联大第一次将其置于首要位置,并同时讨论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

全球范围内,非传染性疾病仍是死亡与致残的主要原因。它与心理疾病高度关联:许多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相互影响,需要综合性的医疗方案。

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与心理健康部门临时主任凯斯特尔指出:“这是我们首次报告全球有超过10亿人罹患心理健康问题。”

然而,治疗覆盖率依然极低——全球仅有9%的抑郁症患者得到支持,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率仅为40%。凯斯特尔强调,各国必须开发更多更优的服务模式,确保心理健康照护触手可及。

即便在已有服务的地区,患者仍常因费用高昂、距离遥远或缺乏与其他医疗服务的整合而无法获得治疗。社会歧视更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

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旨在鼓励知识分享和资金投入。凯斯特尔表示,成员国决定强调所有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问题,并特别关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杀预防以及社区层面的服务建设。

精神身体疾病之间联系紧密

非传染性疾病的蔓延主要由五大风险因素驱动:烟草使用、酒精滥用、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以及空气污染。凯斯特尔指出,心理疾病与身体疾病的风险因素高度重叠,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增加运动、改善饮食、减少烟酒摄入)对两类疾病都有效。

凯斯特尔呼吁各国政界采取实际行动:“我们已经听到了太多关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呼声,现在需要政治承诺与具体机制来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从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到确保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并赋予亲历者更多参与权。”

会议意义与宣言要点

联合国高级别会议为心理健康与非传染性疾病共同登上全球议程提供了历史契机。凯斯特尔强调,这份宣言并非“魔法文件”,但它可以指明方向、凝聚国家共识,并证明公平可及的治疗在全球各地皆有可能实现。

宣言草案的优先事项包括:

初级卫生保健: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服务;

基本药物与健康技术:保证其安全、有效且质量可靠;

可持续融资:特别支持中低收入国家;

共性风险与治疗需求:承认非传染性疾病与心理健康的共同风险因素并加强患者发声;

跨部门合作:认识到健康不仅依赖医学,还与营养、环境、立法和经济密切相关;

应对外部驱动因素:包括空气污染、不健康食品营销、烟草推广及不良社会经济条件;

全球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