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难民署:九个月内已有100万叙利亚难民返回家园

在叙利亚南部,一个女孩走过一所被毁坏的学校。
儿基会/Johnny Shaha
在叙利亚南部,一个女孩走过一所被毁坏的学校。
联合国难民署周三表示,随着2024年12月8日阿萨德政府垮台,叙利亚政治局势发生重大转折,仅九个月内已有100万叙利亚难民返回家园。难民署呼吁国际社会扩大援助规模,帮助叙利亚结束长达14年的冲突导致的流离失所危机,并支持国家重建。

百万人返乡构成巨大

除境外难民返乡外,约180万人国内流离失所者也已返回原居住地,这显示叙利亚民众在政治过渡后对未来怀抱巨大希望与期待。然而,返乡民众面临严峻挑战:房屋和基础设施被毁、公共服务薄弱、就业机会缺乏以及安全形势不稳,这些都考验着他们重建生活的决心。

目前,叙利亚境内仍有超过700万人处于流离失所状态,境外难民超过450万人。难民署强调,国际社会必须向脆弱家庭提供更多援助,并加大投资和为稳定所作努力,才能推动更大规模的自愿、安全和可持续回归。

把握“罕见机遇”

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格兰迪表示:“这是解决全球最大流离失所危机之一的难得机会。国际社会、私营部门和海外叙利亚人必须携手,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冲突中的流离失所者能够持续且有尊严地回到故乡,并避免他们再次被迫逃离。”

多层面援助与合作

目前,难民署已启动“自愿返乡协助计划”,为选择返乡的难民提供现金援助、交通协助,并与叙利亚当局、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合作,修复战火中受损的房屋,因为安全住所是返乡者安家的关键。

在叙利亚境内,难民署还提供基本生活物资、就业支持、民事文件办理协助、以及保护服务,包括防止性别暴力、心理健康和心理社会支持、儿童保护等。

返乡意愿调查

难民署最新的《返乡意愿与认知调查》显示,在约旦、黎巴嫩、埃及和伊拉克的叙利亚难民中,80%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叙利亚,其中18%希望在未来一年内返乡。然而,持续且安全的回归与再融入必须依赖对返乡地区的更多投资。其他叙利亚难民则在密切关注国内局势,以评估返乡的安全性和时机。

格兰迪强调:“我们不能忘记仍在邻国避难的数百万叙利亚人。他们在过去14年中饱受苦难,其中最脆弱的人仍需要保护和援助。另外,持续向约旦、黎巴嫩和土耳其等接收国提供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资金缺口严峻

在这一关键时刻,人道主义工作的资金正在减少。叙利亚境内所需资金目前仅到位24%,而整个叙利亚地区相关项目仅获得30%的资金支持。

难民署强调,眼下正是关键时期,绝不能减少对叙利亚人民的援助,绝不能削弱为重建家园、推动地区稳定所付出的努力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