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联合国报告: 俄乌冲突中平民遭任意拘留与酷刑

乌克兰基辅一座被毁的建筑。
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Viktoriia Andriievska
乌克兰基辅一座被毁的建筑。
周二,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布的一份报告详细披露了自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武装攻击以来,数千名被拘留平民遭受的悲惨境遇。

占领区平民命途多舛

报告指出,俄罗斯当局在占领区以广泛且系统性的方式,对被拘留的乌克兰平民施加酷刑和虐待,包括性暴力。自2023年6月以来,联合国人权办公室采访了215名获释的平民被拘留者,其中绝大多数人就其在羁押期间所受待遇提供了详尽且一致的证词。他们叙述了遭到毒打、电击、模拟处决、被强迫长时间保持压力姿势、对本人或亲人进行死亡与暴力威胁,以及遭遇性暴力的情况。受访者还描述了恶劣的拘留条件,如食物匮乏和医疗不足。

报告指出,俄罗斯联邦在占领区实施了俄罗斯刑法,无视了国际人道法规定的义务,即除非绝对无法执行,否则应尊重被占领土现行法律。对法律和程序保障措施的频繁漠视导致了大量任意拘留的发生,并引发了对强迫失踪问题的严重关切。家属们往往无法或只能获得极其有限的关于其亲人命运的信息。

报告称:“各种措施的叠加,加上缺乏问责,使得许多乌克兰平民在拘留期间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并在乌克兰被占领土上助长了压迫性环境和恐惧氛围。”2025年5月,乌克兰当局报告称,约有1800名乌克兰平民因与武装冲突相关的原因仍被俄罗斯联邦扣押在占领区,但实际数字可能远高于此。

联合国人权高专蒂尔克表示:“我们的报告清楚揭露了平民被拘留者所遭受的人权侵犯。在被占领土上,人们被任意从街头带走,基于不断变化的法律依据被指控,并被拘留数日、数周、数月甚至数年,通常与家人联系有限。至关重要的是,在这场冲突中遭受严重影响的平民被拘留者的人权,在任何和平谈判中都应得到优先考虑。”

乌克兰境内拘留与司法系统压力

报告同时指出,在其控制下的领土内,乌克兰主要拘留了被控犯有与国家安全相关罪行(包括叛国罪和间谍罪)的本国公民。许多与冲突相关的刑事案件也涉及“合作”指控,依据是个人与俄罗斯占领当局的互动或合作。有人因为在占领期间从事紧急救援、建筑施工、人道主义救援以及垃圾清理等活动而遭到起诉,然而这些活动是占领当局依法可以强制要求开展的。

与冲突相关的被拘留者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5年7月21日,乌克兰官方审前拘留所和惩教设施中约有2258人,另有约2万起案件尚未审结。这给乌克兰的刑事司法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乌克兰当局已采取措施加强程序保障并改善拘留条件。然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仍持续记录到拘留者遭受酷刑和虐待的案件,且问责机制依然有限。

蒂尔克重申,必须始终人道对待平民,且仅能依据国际法允许的理由对其进行拘留。一旦拘留理由不再存在,必须立即将其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