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公海条约》达到生效门槛 将于明年1月正式生效

海洋图库/Hannes Klost
一头海狮从海星身旁游过,凸显了海洋生态系统中充满活力的生物多样性。
联合国旨在保护公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公海条约》已获得61个国家的批准,达到生效门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这一历史性成就表示欢迎。
《公海条约》正式名称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历经近二十年谈判,于2023年6月获联合国会员国通过。随着摩洛哥和塞拉利昂于周五成为该条约的第60和第61个批准国,《公海条约》达到至少60个国家批准的生效门槛,将于2026年1月17日生效。
历史性成就
古特雷斯当天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条约即将生效表示欢迎,称其为“海洋和多边主义的历史性成就”。
他表示,在短短两年内,各国将承诺化为行动,证明了当各国为共同利益而团结一致时,可以实现的成就。在我们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这三重地球危机之际,这份条约是海洋和人类的生命线。
古特雷斯敦促所有会员国尽快加入该条约,并呼吁各方支持其快速全面实施。他强调:“海洋的健康就是人类的健康。”
构筑人类未来
《公海条约》覆盖国家管辖范围外占全球海洋面积三分之二的公海区域。条约制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则,用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多样性,更公平地分享海洋遗传资源收益,建立保护区,并加强科学合作与能力建设。
这份被誉为“海洋宪法”的条约一旦生效,它将为实现国际生物多样性目标提供全球框架,其中包括《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的“到2030年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承诺。
Source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