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进行时】2025年9月19日

独立人权调查指控以色列实施种族灭绝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任命的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周二指控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构成种族灭绝罪
调查结论认为,以色列当局和安全部队“实施了1948年《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定义的五项种族灭绝行为中的四项”,包括:杀害;造成严重身体或精神伤害;蓄意制造旨在消灭巴勒斯坦人生存条件的局面;实施旨在阻止生育的措施。
这一指控遭到以色列方面的坚决否认。
美国否决要求在加沙永久停火的安理会决议草案
周四,美国在安理会否决了由十个非常任理事国提出的决议草案。该决议要求在加沙立即无条件实行受到各方尊重的永久停火,并立即无条件释放被哈马斯和其他团体扣押的所有人质。
该决议草案获得了安理会15个成员中其他14个成员的赞成票。
安理会否决旨在延长伊朗制裁豁免决议草案
安理会周四未能通过一项旨在延长伊朗制裁豁免的决议草案,从而使恢复对伊朗制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决议草案以4票赞成、9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未获通过。俄罗斯、中国、巴基斯坦和阿尔及利亚投了赞成票,包括英、美、法在内的九个成员投了反对票。
根据伊核问题《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以及核准这一协议的安理会决议,如果在纽约时间9月27日晚8点之前未能达成协议,针对伊朗的制裁将即刻恢复。
哥伦比亚内战首批高层嫌疑人被定罪
2016年,哥伦比亚政府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人民军签署《最终和平协议》,从而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内战。根据和平协议启动的过渡期司法机制本周进行了首次裁决,以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判处七名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领导层成员最高刑罚,罪行涉及2万余起绑架及其他酷刑、性暴力、强制失踪等严重罪行。
七名被告选择承认罪行,这意味着他们无需服刑,但将面临行动限制,并需积极参与恢复性司法程序,包括推动真相调查、协助排雷和寻找失踪人员等。
联合国秘书长和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对于这一进展表示欢迎。
南苏丹:联合国调查指系统性腐败加剧严重人权危机
联合国南苏丹人权委员会的最新报告指出,南苏丹政府的系统性腐败正在引发并加剧一场亟待应对的严重人权危机。
报告指出,南苏丹自2011年独立以来,权力阶层公然掠夺公共收入的行为直接造成了南苏丹平民的苦难。
独立以来,南苏丹政府的石油收入已超过252亿美元,但腐败和挪用导致公共资金长期匮乏。
南苏丹在人类发展指数和“透明国际”腐败指数中均位列末位。
联合国逆风前行,持续为建设更美好世界而努力
在联合国大会第80届会议高级别阶段下周召开前夕,秘书长古特雷斯于周四发布了年度报告,以清醒而坚定的笔触记录了联合国在重重挑战中开展工作的轨迹。
他表示,过去的一年,动荡加剧,战争蔓延、经济陷入困境、气候危机持续恶化,但联合国始终坚守岗位,致力于促进和平、推动可持续发展、减轻人类苦难。
联合国计划2026年削减逾5亿美元开支
与此相关,联合国已初步估算出2026年的预算,计划将削减超过5亿美元开支,与2025年相比,减幅超过15%,岗位将削减接近19%。
性别平等:联合国妇女署呼吁展现政治意愿并加速全球行动
联合国妇女署表示,全球性别平等进程正在倒退,其代价正以生命、权利和机遇的形式不断累积。
现在距离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截止期限仅剩五年,所有与性别平等相关的目标均未达到预期进度。
若当前趋势持续,到本十年末,仍将有超过3.51亿妇女和女童深陷极端贫困。
维和副秘书长拉克鲁瓦访问中国
联合国主管和平行动事务的副秘书长拉克鲁瓦9月16日至19日访问中国,他在北京出席了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同与会的其他全球领导人和专家,探讨了国际秩序、区域冲突、亚太合作、公共安全及新兴技术等议题。
此后,他前往连云港,出席了2025年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赞扬了中国对联合国维和工作的持续贡献。
目前,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在维和人员派遣规模上位列全球第八,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警示全球水循环日益紊乱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全球水资源状况》发出警示,全球水循环正日益紊乱,洪涝与干旱交替出现。
2024年,全球约三分之二的河流流域水量连续六年出现明显失衡;同时,连续三年出现大面积冰川流失,导致全球海平面在一年内上升约1.2毫米。
臭氧层正稳步恢复,科学引领全球行动成效显著
世界气象组织本周表示, 2024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规模明显缩小。
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臭氧层可恢复至1980年代的水平,从而显著降低紫外线过量照射导致的皮肤癌、白内障及生态破坏风险。
这一积极进展得益于各国致力于落实《蒙特利尔议定书》,淘汰了99%以上的消耗臭氧物质,包括制冷剂、灭火泡沫及发胶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