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警示全球水循环日益紊乱

一名七岁儿童在巴基斯坦人口最多且受灾最严重的旁遮普省,涉过齐腰深的洪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Fahad Ahmed
一名七岁儿童在巴基斯坦人口最多且受灾最严重的旁遮普省,涉过齐腰深的洪水。
全球水循环正日益紊乱,洪涝与干旱交替出现,对经济、社会和生态造成广泛连锁影响——这是世界气象组织在最新发布的《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中发出的警示。报告指出,科学监测与数据共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只有充分掌握水资源状况,才能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全球河流和冰川现状

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约三分之二的河流流域水量偏离正常水平,连续第六年出现明显失衡。所有区域连续第三年出现大面积冰川流失,总量达450吉吨,相当于一座高7公里、宽7公里、深7公里的巨型冰块。这一规模的融水导致全球海平面在一年内上升约1.2毫米,增加沿海居民面临的洪灾风险。

亚马孙盆地、南美其他地区及南部非洲经历严重干旱,而非洲中部、西部和东部、亚洲及中欧部分地区则湿度偏高。报告指出,部分河流流量低于正常值,包括南美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圣弗朗西斯科河,以及南部非洲的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同时,西非部分河流及中欧、亚洲地区主要河流水位上涨,出现洪水风险。全球75个主要湖泊中,几乎所有湖泊7月水温高于或远高于正常水平,对水质造成影响。

水资源压力与社会影响

《报告》强调,水循环紊乱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直接影响。联合国水机制估计,全球每年有36亿人面临至少一个月的供水不足,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50亿人。缺水与洪灾交替出现,导致粮食安全和生活条件受损。基础设施持续恶化,供水、电力、医疗和教育等关键服务濒临崩溃。经济低迷、货币贬值及物价飙升进一步加剧贫困与饥饿。

在极端事件方面,非洲热带地区因强降雨造成约2500人死亡、400万人流离失所;欧洲遭遇自2013年以来最广泛的洪水,三分之一河流水位超过高洪水警戒线;亚太地区则受破纪录降雨和热带气旋袭击,导致1000多人死亡。巴西南部的洪灾夺走183条生命,同时亚马孙流域干旱仍在持续,影响该国近六成领土。

科学监测与合作的重要性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绍罗强调:“水是维系社会、推动经济、保障生态的关键。持续投资水文监测并加强数据共享合作,对于应对未来水资源压力至关重要。没有可靠数据,我们就可能盲目行事。”

年度《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提供全球淡水可用性权威评估,涵盖河流径流、水库、湖泊、地下水、土壤湿度及冰雪等要素。报告基于世界气象组织会员提供的数据、全球水文模拟系统以及卫星观测,强调改进监测和数据共享的迫切需求。

呼吁国际行动

报告呼吁各国加强投资水资源管理,保障公平和可持续利用,为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及社区生计提供支撑。世界气象组织提醒,各国必须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水文事件,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6——确保人人享有水和卫生设施。

绍罗强调:“水是生命之源,水循环异常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威胁不容忽视,全球必须采取紧急行动,通过科学、合作与政策应对,共同保障未来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