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敦促各国重申对核不扩散的承诺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第六十九届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国际原子能机构/Dean Calma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第六十九届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在周一于维也纳开幕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9届大会上,总干事格罗西阐述了当前全球面临的核领域挑战,呼吁各国“重申”对核不扩散的承诺。

他强调,各国对不扩散机制、《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至关重要。

格罗西表示:“我敦促成员国重新承诺维护这一体系——即便在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最紧张的几十年里,它始终是国际和平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他指出,本次大会召开之际,世界正面临恐怖主义活动、多重军事冲突以及核规范遭侵蚀等现象,而这些问题又发生在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下。

格罗西还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防止核武器扩散以及推动核科学和平利用方面的举措,涵盖癌症治疗、粮食安全保障、塑料污染监测、疾病检测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

全球核安全态势

格罗西提到,今年早些时候叙利亚同意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而在上周,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达成协议,恢复实施核保障监督措施。这些监督是确保各国核技术发展用于和平目的的重要技术手段。

他说:“当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一国的核材料仅用于和平目的时,就为其核活动建立了信任基础。”

他同时指出,在乌克兰境内核电站面临冲突威胁的地区,国际原子能机构已派遣逾200个核查小组,实现对所有核设施的现场常驻监测。

他表示,挑战依然存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继续推进核武器计划,而即便是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也在讨论是否增加核武器数量。

他警告说:“试想一下,如果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从少数几个增加到二十或二十五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核科学的和平应用

格罗西介绍,国际原子能机构三年前启动了旗舰项目“希望之光”,旨在推动癌症治疗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该计划已在40个国家实施,包括新建医院、采购放射治疗设备、培训物理学家等。

此外,国际原子能机构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实施的“原子能换粮食”计划,正帮助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他表示:“在这个物产丰饶的世界,不应有7亿人每晚饱受饥饿之苦。”

格罗西还提到,国际原子能机构正支持多国开展应对塑料污染与废弃物的计划,并推进提高全球疾病防备能力的项目。

乐观展望

他表示,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新兴工具,“未来充满令人振奋的可能性”。核能可以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动力,而人工智能也能推动核技术进步。为深入探讨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于今年12月首次举办专题研讨会。

他还指出,在公共和私人资本推动下持续发展的聚变能源,是另一项即将取得突破的技术。

格罗西总结说:“每个挑战都是机遇。和平不仅是冲突的消逝,更是我们全球行动中展现的充满希望的动态追求。”

第69届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于9月15日至1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目前已有逾3000名代表注册参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是该机构每年在奥地利维也纳总部举行的最高决策会议,汇聚各成员国代表审议年度工作、预算及重大政策议题,并讨论核能安全、核不扩散和核技术和平利用等全球关切问题,是国际原子能治理领域最重要的多边平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