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前方视野】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进入倒计时:伊朗是否会再度遭受安理会制裁?

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会议全景。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会议全景。
在以色列和美国今年夏天轰炸了伊朗的铀浓缩设施之后,伊核问题的外交解决陷入了危机。一方面,英国、法国和德国以伊朗存在“重大不履约“行为而要求恢复安理会一度已经终止的对伊制裁,即启动所谓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与此同时,俄罗斯与中国则要求将即将到期的伊核协议延期六个月。那么,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如何运作?围绕这一问题的外交博弈形势如何?我们将在今天的节目当中为您进行简要的介绍。

当旨在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在2015年夏天达成之时,国际社会普遍将这一协议视为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重大外交突破。在这份协议中,伊朗承诺确保其核计划保持完全和平的性质,以换取解除联合国、美国和欧盟实施的制裁。然而,在过去十年当中,这份协议的执行波澜起伏:美国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宣布退出这一协议,伊朗不断被发现在积累武器级别的高浓缩铀,以色列和美国在今年6月轰炸了伊朗的重要铀浓缩设施,从而使这份协议的前途陷入扑朔迷离之中。

当十年前《全面行动计划》达成后,安理会通过第2231号决议核准了这项协议,并且规定了具体的执行时间表,这包括生效日、执行日和过渡日等关键节点。其中明确规定,《全面行动计划》的终止日为生效后十年的当天,也就是今年的10月18号。

这个日期眼看已经临近,《全面行动计划》的三个欧洲参与国法国、德国和英国在今年8月28日,以伊朗没有执行协议为由,要求启动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当中规定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恢复对伊朗实施制裁。

8月29日,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吴百纳在法国和德国大使的陪同下,在安理会前向媒体宣布了这一通知。

吴百纳:“我们认为,伊朗根本未履行其根据《全面行动计划》所做的承诺。自2019年以来,伊朗日益蓄意停止履行其根据《全面行动计划》的几乎所有承诺。这包括在缺乏任何可信的民用理由的情况下,积累高浓缩铀库存。事实上,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伊朗是唯一一个生产高浓缩铀的无核武器国家。伊朗也已停止根据《全面行动计划》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核查其核材料和设施的机会。此外,伊朗最近还大幅减少了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义务向原子能机构提供核查的机会。”

在《全面行动计划》通过前,安理会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期间,针对伊朗没有遵守其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的义务,通过了七项决议,对伊朗实施了定向制裁,包括武器禁运、资产冻结、金融和贸易限制,以及对相关人员的旅行限制。

核准《全面行动计划》的第2231号决议中有一项重要的恢复制裁条款:如果安理会收到《全面行动计划》参与国的通知,称伊朗存在严重未履行协议承诺的问题,那么安理会将在收到通知起30天内就一项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以决定是否让“终止以往制裁决议的条款”继续生效;如果安理会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么过去的制裁伊朗决议再度适用,即恢复制裁——由于对伊制裁在这种情况下是“自动恢复”,外交界将这一规定简称为Snapback,“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欧洲三国向安理会发出恢复制裁通知正是基于这一规定。

对此,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拉瓦尼8月29日在安理会前向新闻界发表谈话,表示强烈反对。

伊拉瓦尼:“伊朗坚决反对并谴责法国、德国和英国的非法通知。此举绕过了《全面行动计划》的争端解决机制,是试图恢复已终止决议的非法行为,违反了第2231号决议。欧洲三国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上均无资格使用所谓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他们的通知无效。“

伊朗已经致函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全面行动计划》联合委员会协调员卡拉斯,对欧洲三国的做法表示反对,并表示“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在今年10月18日必须终止”。

伊拉瓦尼:“伊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设计初衷是防止像欧洲三国这样的参加国进行滥用,况且三国自身并未履行义务。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安理会成员国确认,欧洲三国并未遵循适当程序。这是针对伊朗的一次有缺陷的政治图谋。欧洲三国和美国首先违反了伊核协议。他们现在不能声称自己是在真诚行事。”

在欧洲三国通知安理会的当天,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也在安理会前向新闻界发表了讲话。

波利扬斯基:“我们认为,欧洲国家的这一举动完全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他们没有真诚地执行第2231号决议。例如,在两年前所谓的‘过渡日‘期间,他们没有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他们的行为在字面和精神上完全违反了《全面行动计划》的各项规定。他们没有充分利用《全面行动计划》规定的机制,首先是争端解决机制。因此,我们认为这三个国家的这一举动不应导致安理会采取任何行动。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性信念。“

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吴百纳表示,在提出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之前,欧洲三国已经向伊朗表明,“如果伊朗采取具体措施解决三国最紧迫的关切,他们将延迟启动这一机制“。

吴百纳:“我们的要求公平且切合实际:伊朗必须恢复旨在达成全面协议的谈判;履行其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义务;并采取措施解决我们对高浓缩铀库存的关切。然而,截至今日,伊朗尚未表现出任何认真履行这些义务的迹象。它没有履行与原子能机构合作的义务,也没有与美国重启谈判,以期达成可接受的外交解决方案。”

伊朗大使伊拉瓦尼在讲话中强调,“伊朗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但伊朗不接受威胁“。

伊拉瓦尼:“情况很简单:美国退出了《全面行动计划》;欧盟和欧洲三国没有履行他们的承诺,他们甚至反而施加了新的非法制裁。而且就在伊朗寻求外交途径之际,我们受保障的核设施遭到袭击。此次袭击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并得到了欧洲三国的辩护。尽管如此,伊朗并没有放弃外交途径。我们继续与欧洲三国和原子能机构保持接触。我们始终对公平谈判持开放态度。所谓的‘快速恢复制裁‘的鲁莽尝试破坏了这些努力。我们将予以果断且适度的回应。伊朗致力于外交解决,但不会在受到威胁或胁迫的情况下进行谈判。”

在欧洲三国通知安理会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同一天,俄罗斯和中国也向安理会提出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对第2231号决议进行延期,这意味着“将《全面行动计划》在通过10年后,即2025年10月18日后,进行技术性延期6个月,至2026年4月18日,并有可能进一步延长;同时敦促所有伊核协议初始参与国立即就第2231号决议和伊核协议相关事宜恢复谈判“。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详细介绍了案文的核心内容。

波利扬斯基:“欧洲三国的做法当然将影响到围绕伊朗核计划相关问题的整体氛围,并使国际合作更加复杂。因此,我们认为,俄罗斯和中国今天提出的方案是各方都应该遵循的,以避免出现问题——严重的问题,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为外交努力提供一些机会和喘息空间。”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拉瓦尼对俄罗斯和中国提出的决议草案表示欢迎。

伊拉瓦尼:“俄罗斯和中国提出对第2231号决议进行短期技术性延期,这一提议是朝着通过外交达成一项新协议的务实步骤。然而,欧洲三国提出的延期计划却充斥着不切实际的先决条件。这是一种虚伪的举动。他们提出的条件应该是谈判的结果,而不是谈判的起点,而且他们知道这些要求不可能得到满足。如果他们真心诚意,就应该停止这种两面派的把戏,支持对第2231号决议进行短期、无条件的技术性延期。现在,安理会有责任就此事做出决定。”

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吴百纳表示,欧洲三国的决心非常坚定,“绝不让伊朗获得核武器“,同时他们对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持开放态度。

吴百纳:“我们向安理会发出通知即启动了为期30天的期限。这并不意味着外交努力的结束,我们提出的延期提议仍然有效。我们希望伊朗采取必要措施,解决国际社会对其核计划的严重关切。我们敦促伊朗重新考虑这一立场,根据我们的提议达成协议,并为通过外交途径长久解决这一问题创造空间。否则,联合国将在30天期限结束后恢复针对伊朗核扩散的定向制裁。”

在联合国纽约总部8月28日举行的午间例行记者会上,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表示,秘书长古特雷斯对当前的事态发展表示关注。

杜加里克:“秘书长敦促《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参与方和安理会继续通过谈判寻求外交解决方案,确保伊朗核计划的和平性质,并为伊朗人民带来经济利益。未来30天是一个机会窗口,以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并找到一条有利于和平的前进之路。秘书长欢迎为此做出的任何努力。他还强调,必须尽一切努力防止再次发生军事冲突,并呼吁优先开展对话,以解决与伊朗核计划和更广泛的地区安全相关的问题。”

在英、法、德三国于8月28日启动快速恢复制裁程序之后,安理会必须在30天内,也就是格林尼治时间9月28日零点(纽约时间27日晚7点)前决定如何行动。

安理会如果投票让“终止以往制裁决议的条款”继续生效,则意味着伊朗会继续免于制裁。在这方面,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韩国已经在9月8号提出一份决议案,以期让以前的七项制裁决议“保持终止”。

如果安理会不就此采取任何行动,也就是不投票继续终止制裁,那么根据快速恢复机制,伊朗将重新开始遭受制裁。

同时,安理会也可有能会就俄罗斯和中国提出的延长伊核协议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一旦通过则可以为外交谈判赢得更多时间。

由于在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英、法和美国作为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中国和俄罗斯同样拥有否决权,因此不同的决议草案是否能够真地付诸表决,结果难以预测。

根据最新消息,9月10日,原子能机构宣布,与伊朗已经达成安全保障措施执行协议,原子能机构由此将恢复今年六月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后完全中止的核查与监测活动。

对于这一事态发展,欧洲三国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时间正在一分一秒流逝,越来越接近9月27号快速恢复制裁的最后时限。最后结局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感谢收听这一期的《前方视野》,我是黄莉玲,我们下次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