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女性能见度三十年停滞不前 比例仅占四分之一

女性占全球总人口半数,但在新闻中的可见度仅四分之一。该数据在过去十五年间几乎停滞不前,三十年来的增长幅度也仅为九个百分点。
由国际传播权益组织世界基督教通信协会发起、联合国妇女署"终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计划支持的《全球媒体监测项目》,是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媒体性别代表性研究。最新结果表明:女性仅占新闻主体和信源的26%,在广播、电视及平面媒体中存在显著缺位。
固化的偏见
同样令人警觉的是:尽管性别暴力影响着全球半数人口,相关事件却极少获得媒体报道。每100则新闻中,仅有不到2则会报道众多女性正在遭受的虐待问题。
此外,每100则报道中只有2则会明确挑战性别刻板印象。这证实了新闻媒体仍在强化既有偏见,持续成为阻碍性别平等的顽固壁垒。
根据《全球媒体监测项目》三十年的监测数据,挑战性别刻板印象的报道比例现已降至历史最低点。这清晰地表明:全球范围内针对妇女和女童权利的倒退浪潮,正在侵蚀我们来之不易的进步成果。
联合国妇女署副执行主任马迪指出,媒体既反映现实,更是实现民主、构建对全体妇女和女童公平、平等世界的重要基石。若女性缺席,民主便名不符实。
她指出,当性别平等遭遇全球性逆流的当下,这些研究发现既敲响了警钟,也发出了行动号召。人们必须进行彻底反思,确保媒体能够充分发挥其推动性别平等的关键作用。没有女性的声音,就不存在完整叙事、没有真正的民主、无法实现持久安全,更谈不上共享的未来。
积极进展
尽管总体形势严峻,但部分领域仍取得了积极进展。报告显示,传统新闻稿件中女性记者的占比已从1995年的28%显著提升至41%。这一进步意义重大:女性记者采写的报道关注女性题材的比例(29%)持续高于男性记者(24%),这充分表明,实现新闻编辑室的性别均衡是促进平等报道的重要途径。
权威声音的性别鸿沟
在媒体领域,权威声音依然以男性为主导。女性更多时候只是作为提供个人经历的目击者被引用,而非作为领域专家——尽管她们完全具备相应资质。
在媒体领域,权威声音依然由男性主导。女性尽管具备相应资质,却往往仅作为提供个人经历的目击者被引用,很少以领域专家的身份出现。
行动呼吁
2025年这份研究报告的发布适逢性别平等事业的关键时刻:世界即将进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后五年,并将借联合国大会第八十届会议之机,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周年。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反平等浪潮确实存在,进展已然停滞,问责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