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高达10多亿人,服务规模亟需扩大

焦虑和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在所有国家和社区都非常普遍,各年龄段和收入水平的人都深受影响。这些精神健康问题是导致长期残疾的第二大因素,严重影响健康生活,还推高了受影响人群和家庭的医疗保健费用,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从《世界精神卫生现状》和《2024年精神卫生地图集》这两份报告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来看,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但在解决全球精神健康问题方面仍存在巨大缺口。
这两份报告是在2025年9月25日于纽约举行2025年联合国非传染性疾病及促进精神卫生和福祉高级别会议之前协助制订国家战略和塑造全球对话的重要工具。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大力提供精神卫生服务是最紧迫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投资于精神卫生服务意味着投资于人员、社区和经济。任何国家都不得忽视这项投资。每个政府和每位领导人都有责任采取紧急行动,确保精神卫生保健成为所有人的基本权利,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特权。”
世界精神卫生现状
根据《世界精神卫生现状》,精神障碍患病率可能因性别而异,但女性总体上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焦虑症和抑郁症是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自杀仍是极为严重的问题,仅在2021年就夺走了大约72.7万人的生命。它是各国和各种社会经济背景下造成年轻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尽管全球做出努力,但在降低自杀死亡率方面取得的进展极小,无法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确定的到2030年将自杀率降低三分之一这一目标。按照目前的趋势推断,到2030年仅能将自杀率减少12%。
精神障碍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影响。它带来大量医疗保健费用以及远更高昂的间接代价(尤其是生产力损失)。仅抑郁症和焦虑症每年就给全球经济造成高达大约1万亿美元的损失。
世卫组织指出,鉴于这些调查结果,迫切需要持续投资,突出重点,并开展多部门合作,以扩大获得精神卫生保健服务的机会、减少耻辱感并努力消除精神健康问题的根源性因素。
行动差距
自2020年以来,各国在加强精神卫生政策和规划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许多国家更新了政策,承诺注重患者基本权利,并加强了对突发卫生事件期间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社会心理支持的准备工作。
然而,这一良好势头并未转化为法律改革。只有很少国家颁布或实施了重视患者权利的精神卫生法规,只有45%的国家完全按照国际人权标准评估了本国法律。
该报告揭示的在精神卫生领域投资停滞现象令人担忧。政府在精神卫生领域的支出中位数仅占卫生预算总额的2%,这一状况自2017年以来一直未变。国家之间差距明显;高收入国家在精神卫生服务领域的支出高达每人65美元,而低收入国家的支出仅为0.04美元。全球精神卫生工作者中位数是每10万人仅有13名精神卫生工作者。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类人员极度短缺。
精神卫生服务改革发展工作进展缓慢。仅有不到10%的国家完全过渡到社区护理模式,大多数国家仍处于早期过渡阶段。住院治疗继续严重依赖精神病院,近一半住院治疗是非自愿性的,超过20%的住院治疗者住院时间超过一年。
将精神卫生纳入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工作取得进展,在这方面,71%的国家至少符合世卫组织五项标准中的三项。但仍存在巨大差距。只有22个国家提供了足以估算精神病的服务覆盖率数据。在低收入国家,只有不到10%的患者获得治疗,而在高收入国家,超过50%的患者获得治疗,这凸显了扩大服务机会和加强服务工作的迫切需求。
令人鼓舞的是,大多数国家称已采取了大力促进精神卫生的举措,如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以及在学校中实行精神卫生和预防自杀规划。目前,超过80%的国家将精神卫生服务和社会心理支持纳入应急响应工作,而在2020年,只有39%的国家这样做。精神卫生门诊服务和远程医疗日益便捷,但获得服务的机会仍不均衡。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政府和全球合作伙伴紧急行动起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全球精神卫生制度的系统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