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使命“将使地区稳定形成真空”

根据规定,该部队每年须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延期。而今随着8月31日授权到期日临近,反对续期的声浪日益高涨——这可能直接导致这支维和部队被迫撤离,或因预算压缩而陷入运作困境。
在授权到期前夕,《联合国新闻》专访联黎部队资深发言人安德烈亚·特南蒂,请他阐述这支蓝盔部队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联合国新闻:联黎部队的任期将于八月底结束,需要联合国安理会延长授权。为何此次延期至关重要?您如何评估联黎部队迄今的工作成效?
特南蒂: 此次授权延期,正值该地区经历长期危机和长达15个月的激烈冲突之后。这场冲突对黎巴嫩南部造成严重破坏,蓝线附近区域几成废墟,而我们的部队始终坚守岗位,未曾撤离。在此背景下,我们的持续存在对于恢复地区稳定至关重要。
授权延期的意义在于,它清晰表明了在黎巴嫩南部维持维和力量的紧迫性——尤其是在当下这一关键时刻:南部民众亟需国际社会的存在来提供安全感,需要专业的监测能力来维持局势,更需要国际力量协助黎巴嫩军队完成在南部地区的全面部署。这自始至终都是我们的核心使命。
自去年11月停止敌对行动协议达成以来,黎巴嫩武装部队已向南部增兵,我们正全力协同其进行各点位的部署与行动。然而,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以色列国防军仍在黎巴嫩境内设有军事据点。
联合国新闻: 在没有联黎部队支持的情况下,黎巴嫩武装部队为接管南部地区全部责任做好了多大程度的准备?在此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特南蒂:黎巴嫩军队是一支全力奉献的武装力量,黎巴嫩政府及当局也展现出对第1701号决议的全面承诺——向南部增派部队就是明证。真主党民兵的武器在南部被发现,不仅是联黎部队,黎军也多次发现此类情况,所有发现我们都及时向黎军汇报。
虽然黎巴嫩政府展现出承诺,但若以色列国防军仍滞留黎南部,黎军如何能实现全域部署?当前难以理解的是:若要实现黎军全面部署,以军就必须撤回原有阵地。以军留在黎南部侵犯了黎巴嫩主权,也违反了1701号决议。此事本可实现,但需要双方共同承诺。
黎军可以完成部署,国际社会也可以协助部署,但以方必须从黎南部撤军,并停止目前仍在黎南部乃至北部地区每日进行的军事活动。需要重申的是,黎军正全力以赴向南部调派部队,黎巴嫩当局也展现出充分承诺。

联合国新闻:目前存在两种可能性——授权延期或不予延期。首先假设授权未能延期,这可能对黎巴嫩、以色列及地区稳定带来哪些具体风险?
特南蒂:我们目前见证并监测到的是一种极其脆弱的稳定状态。虽然形势较之前有所好转,但基础依然十分脆弱,任何突发事件都可能破坏南部地区的脆弱平衡。
联黎部队授权若不能延期,将造成真正的安全真空——这将是地区稳定层面的重大缺失。国际社会对此已有广泛共识,特别是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和黎巴嫩当局都强烈要求延长联黎部队任期,保持维和人员的持续驻守。
正如先前所述,黎巴嫩武装部队现阶段确实尚未具备全面接管南部防务的能力。这并非意愿问题,而是受到国家财政危机的严重制约——他们不仅需要联黎部队在行动能力上的支持,更迫切需要国际社会提供资金援助,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军事存在,并将国家主权有效延伸至南部地区。
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依靠国际社会对黎巴嫩武装部队的持续支持。若失去这种支持,安全过渡将举步维艰,可能为国家稳定开创危险先例并引发新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届时将没有任何机制能够确保对当地局势进行独立、公正的监测与报告。
联合国新闻:第二种情况是授权获得延期,但维和人员数量从当前的一万人规模削减。这将如何影响联黎部队的监测与维稳能力?
特南蒂:目前我们需要等待安理会的决定,一切将取决于安理会的决议内容。我们将严格根据决议条款和新授权范围开展工作,因此现阶段很难进行准确预判。
无论最终保留何种规模的行动能力,联黎部队都已做好充分准备。我们为各种可能情境制定了详细预案——回顾历史,特派团的任务确实经历过调整,例如2006年之前就曾进行过编制结构和授权范围的变更。但我们的部队和使命始终保持着高度战备状态。
需要强调的是,关键在于我们必须保持协助各方执行第1701号决议的核心能力。必须明确指出:决议执行的最终责任主体是冲突各方,而非联黎部队。我们作为支持执行过程的辅助力量,是各方用于恢复和维持稳定的重要工具,但这需要冲突双方展现出共同的政治意愿和承诺。
联合国新闻:联黎部队一直面临来自黎巴嫩、以色列及国际各方的批评。您如何回应这些批评?将采取哪些措施增强信任度和公信力?
特南蒂:接受批评是维和使命工作的固有组成部分。正因为我们坚持中立立场,才会同时受到各方的批评——这实际上证明了我们正在恪守中立原则,全力协助双方执行使命任务。
部分批评确实源于对使命授权的误解。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第1701号决议从未授权联黎部队解除真主党武装,这不在我们的任务范围内。我们的法定职责是支持黎巴嫩军队完成这项工作,目前我们正在切实履行这一职责。
在黎巴嫩方面,有关我们"擅自行动"或"未与黎军联合巡逻"的指责,实际上恰恰符合1701号决议的规定——使命授权明确允许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黎军协同或独立行动,这一点黎军和黎巴嫩当局都十分清楚。因此,部分批评确实源于对使命角色的误解,我们正在通过加强沟通和透明度来澄清这些不实信息。
但总体而言,使命始终获得支持,特别是来自黎巴嫩方面的支持——我们应黎当局请求驻守于此。批评是成长过程的必然环节,是推动各方向前迈进的必要组成部分。正如我所说,虽已取得诸多进展,但仍有大量工作待完成。若授权出现变故或在黎南部造成真空,将会引发真正的危机。
联合国新闻:联黎部队如何与黎巴嫩南部当地社区建立互动?这些互动对平民日常生活和地面稳定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特南蒂:虽然联黎部队并非专门的人道主义特派团,但社区互动工作在我们的使命中具有战略重要性。特别是在冲突导致大量民众流离失所、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的时期,我们通过人道主义援助赢得了当地社区的信任。
过去数年里,当地民众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此,我们开展了全方位支持项目:从清除战争废墟、排除地雷和未爆弹药,到组织医疗巡诊、教育支持和基础设施重建——我们统筹联合国专项资金与出兵国提供的资源,实施了规模可观的人道主义行动。值得注意的是,南部民众不仅肯定我们在安全巡逻方面的作用,更高度认可我们对改善民生所作的直接贡献。
当前这些行动显得尤为迫切,因为当地民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实质性的支持。自1978年部署以来,我们深深扎根于南部地区,通过与当地社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了独特的协同效应。在这个特别艰难的时期,为当地社区提供持续支持,始终是我们核心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新闻:我们在黎巴嫩听到也看到大量报道,尤其是关于联黎部队授权终止后南部将承受的损失。许多人将失业,黎巴嫩南部经济将受重创。您是否评估过——例如若八月底授权终止将造成多少人失业?或南部地区可能承受的经济损失规模?
特南蒂:目前很难提供具体数据。我不愿预判安理会的决定,我们应该等待最终决议后再相应调整工作部署。但可以肯定的是,联黎部队近年来为南黎巴嫩带来的和平红利和经济贡献是巨大的。
需要强调的是,联黎部队一直是该地区仅次于黎巴嫩政府的第二大就业来源。虽然具体数字难以精确统计,但我们雇用了大量当地员工——他们不仅来自南部、居住在南部,还要供养整个大家庭。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南部租房生活,过去实行家属随任制时期,员工子女在本地就学,家庭日常消费也在当地市场完成。更重要的是,我们所有的重建项目都优先聘请当地承包商和工人,包括采购发电机等设备也在当地市场进行,这些都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显著的效应。正如我所说,尽管难以精确量化,但联黎部队对南部地区的经济支持确实是实质性的。任何对特派团规模的调整、任务变更或是完全撤离,都将对黎巴嫩南部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联合国新闻:展望未来,您如何看待联黎部队未来数年的角色?您认为它是短期必需品,还是长期区域安全框架的组成部分?
特南蒂:在当前阶段,联黎部队对维护地区稳定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核心使命始终如一:支持黎巴嫩武装部队重返南部地区,协助国家主权权威重新确立在这片长期缺乏有效管治的土地上。这将为南部地区持久稳定奠定基础,但首要前提是必须实现该地区完全摆脱外部占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领土——这也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唯一途径。
特派团的目标始终是逐步将所有陆海空行动能力和任务移交给黎军及黎当局。但现在仍有大量工作待完成,当前进程尚在进行中。要实现全面稳定,国际社会需要对特派团的任务期限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同时确保黎巴嫩武装部队能在黎南部实现全面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