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听取北溪天然气管道事件最新通报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政治和建设和平事务部及和平行动部欧洲、中亚和美洲事务助理秘书长米罗斯拉夫·延查向安全理事会会议通报情况。
主管欧洲、中亚和美洲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延恰周二在安理会会议上重申:任何蓄意破坏关键民用基础设施的行为都令人严重关切,应予谴责并接受调查。
事件背景
2022年9月26日至29日,位于波罗的海国际水域、瑞典和丹麦专属经济区内的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共发生四处泄漏。管道当时虽已停运,但据称仍存有数亿立方米天然气。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协调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这一事件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为甲烷泄漏,排放量估计在44.5万至48.5万吨之间,相当于约800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总量。延恰强调,该事件凸显了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可能带来的严重环境后果。
调查进展
延恰介绍,丹麦、德国和瑞典分别就泄漏事件展开了国家调查,并多次向安理会通报相关情况。
他表示,自2024年4月上次通报以来,安理会收到了一系列新的函件:
俄罗斯常驻代表团于2024年8月和10月致函,表达对调查进程的关切,并呼吁启动国际调查;
丹麦、德国和瑞典常驻代表则于2024年9月和2025年8月提交联名信,通报德国联邦总检察长办公室持续进行的刑事调查,强调调查独立、公正并遵循法治原则。
延恰补充,根据最新信息,一名乌克兰籍人员已于2025年8月21日在意大利依据欧洲逮捕令被捕,案件仍在审理之中。
他重申,由于调查和司法程序尚未结束,联合国不对案件细节置评。
呼吁合作与克制
延恰指出,保护民用基础设施和维护国际水域安全对于区域贸易、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他呼吁各方避免将调查政治化或妄加揣测,而应保持合作、信任和对话。
他强调:“任何蓄意破坏关键民用基础设施的行为都必须受到谴责并接受调查。”
Source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