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国际日:古特雷斯呼吁团结 共建没有恐怖主义的未来

2003年8月19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所在地,位于巴格达的运河饭店遭遇炸弹袭击。
联合国图片/美联社
2003年8月19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所在地,位于巴格达的运河饭店遭遇炸弹袭击。
8月21日是纪念和悼念恐怖主义受害者国际日。今年的主题是“团结在希望中”。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致辞,向世界各地的恐怖主义受害者和幸存者致敬,颂扬他们的勇气,承认他们的伤痛,并重申对和平、正义和人权的持久承诺。

联合国大会于2017年12月决定将每年的8月21日定为“纪念和悼念恐怖主义受害者国际日”。这一日期的选择源于2015年8月21日,在突尼斯发生了一起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38人死亡,其中30人是英国公民。该事件震惊了全球,凸显了恐怖主义对无辜民众的严重威胁。联合国大会通过设立这一国际日,旨在纪念所有恐怖主义受害者,表达对他们的悼念,并强调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恐怖主义的决心。

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的主题体现了受害者走到一起、将苦难转化为团结、将痛苦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他指出,恐怖主义受害者正在为人们指明方向:他们相互扶持,勇敢发声,为所有受恐怖主义影响的人的权利奔走呼吁。

他欢迎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启动恐怖主义受害者协会网络,该网络旨在促进伙伴关系,扩大受害者的声音,增强受害者的权能,使他们能够参与制定影响自身生活的各项决策。

古特雷斯呼吁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和国际社会必须展现同样的勇气——维护受害者权利、伸张正义,并在受害者疗愈旅程的每一步与他们并肩前行。

他强调,团结在希望中,人们能够建设一个没有恐怖主义的未来,让所有人生活在尊严与无惧之中。

保护恐怖主义与反恐行动中的流离失所者

联合国反恐与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索尔周四发表声明指出,被迫逃离家园的创伤经历,是人们沦为恐怖主义受害者的主要形式之一。

他指出,恐怖组织通过暴力、强迫招募、绑架、奴役妇孺、威胁与勒索等手段,迫使民众不得不在境内或跨境流离失所,以寻求安全庇护。

索尔表示, 被迫流离失所现象往往集中在应对能力有限、受冲突影响的脆弱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在预防流离失所、以及为受害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持久解决方案方面能力不足。

索尔指出,流离失所对人权产生多重连锁式冲击。迁移或许能提升人身安全性——尽管并非总是如此——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被迫远离家园、生计被割裂、教育与医疗中断、社会支持网络瓦解,甚至面临骨肉分离的悲剧。

值此“恐怖主义受害者国际纪念和悼念日”之际,索尔敦促所有国家依照《全球反恐战略》的要求,重申对保护受恐怖主义及反恐行动影响之人权的承诺。

他指出,国际社会必须加倍努力援助流离失所者,尤其是那些身处低收入冲突国家的群体——他们堪称所有受害者中处境最为艰难、最被边缘化的存在。

特别报告员、独立专家和工作组是人权理事会特别程序的一部分。特别程序专家不是联合国工作人员,他们独立于任何政府或组织,以个人身份为联合国工作。

纪念活动

为纪念这一国际日,联合国反恐怖主义办公室将举办一次线上高级别活动,随后举行由五位来自不同地区的恐怖主义受害者和幸存者参与的小组讨论。

本次活动将重点展示,受害者们如何超越国界、文化及个人经历的差异而团结一致,共同影响政策制定、彼此提供支持,并引领一场旨在为所有受害者争取认可与正义的全球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