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报告强调:体罚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逾12亿儿童遭家暴
这份题为《儿童体罚的公共卫生影响》的报告指出,全球每年约有12亿0至18岁儿童在家中遭受肢体惩罚。来自58个国家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内遭受体罚的儿童中,17%遭遇了最极端形式——包括被击打头部、面部或耳朵,以及遭到猛烈且反复的殴打。
报告显示,各国家庭体罚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在2至14岁儿童中,家长及看护人自我报告的上月体罚率呈连续分布,从哈萨克斯坦的30%、乌克兰的32%,到塞尔维亚的63%、塞拉利昂的64%,多哥达最高的77%。
校园体罚现象同样普遍。非洲和中美洲约70%的学龄儿童曾遭受体罚,而西太平洋地区的比例显著较低,约为25%。
身心健康受损与社会后果深远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决定因素、促进与预防司司长克鲁格指出,现有大量科学证据表明,体罚会给儿童健康带来多重风险。
他表示,这种行为对儿童的行为发展、成长福祉毫无益处,对父母及整个社会也同样无益。他指出,现在是终结这种有害做法、确保儿童在家庭和学校都能健康成长的时候了。
报告强调,最易遭受体罚的高风险儿童群体主要包括:残疾儿童;父母自身有体罚经历者;以及父母存在药物滥用、抑郁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此外,贫困、种族主义和歧视等更广泛的社会因素,会进一步加剧儿童遭受体罚的风险。
报告显示,儿童体罚造成的健康后果深远而广泛。除即时性身体损伤外,该行为还会引发有害的生理反应——包括应激激素反应性升高及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改变,这些都可能对健康发展造成持续性破坏。
对49个中低收入国家的分析表明,与未遭受体罚的同龄人相比,遭受体罚的儿童发育达标率平均低24%。
报告指出,心理健康损害同样严重。遭受体罚的儿童出现焦虑、抑郁、自卑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的风险显著增高。这些影响往往持续至成年阶段,具体表现为更高的焦虑障碍发病率、抑郁障碍发病率、成瘾物质使用障碍发生率,甚至包含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及既遂自杀行为。
体罚还会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后果。遭受体罚的儿童更易出现攻击行为、学业适应困难,并在成年后卷入暴力行为、实施反社会或犯罪活动。此种做法还会强化社会对暴力行为的普遍纵容,加剧危害的代际传递循环。
终结体罚亟需配套措施体系支持
尽管许多国家已明令禁止体罚,但该行为仍持续存在,且“体罚必要性”的观念依然顽固流传,这表明仅依靠立法远远不足。
世卫组织强调,必须在法律措施之外同步开展公众宣传运动,并为父母、看护人及教师提供直接支持,从而推动积极、非暴力的管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