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被困加沙:巴勒斯坦残疾人难以获得援助

一名年轻男子站在加沙的临时庇护所附近。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
一名年轻男子站在加沙的临时庇护所附近。
当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发布新的驱逐令、准备进攻某个社区或城市时,巴勒斯坦平民被迫再次逃离——这往往已是他们第三次、第四次,甚至第十次面对这样的处境。

然而,对许多巴勒斯坦人来说,尤其是听力受损或行动不便者,遵守这些命令几乎不可能,但不遵守则可能丧命。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成员阿扎赫在日内瓦举行的一次公开对话中指出:“在正常情况下,残疾人已承受最严重的困境。在战争中,这一状况必然进一步恶化。”

他表示,加沙残疾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最低安全标准仍未得到保障。

助听器和配套电池极度短缺

加沙超过83%的残疾人缺乏必要的辅助设备,如轮椅和助听器;即便拥有这些设备,也因电池严重短缺难以使用。这使得残疾人获取医疗服务和食物几乎不可能。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估计,因战争导致的新增残疾人数急剧上升,目前加沙每四人中就有一人需要治疗和康复。至少3.5万人因反复爆炸而出现严重听力受损。巴勒斯坦独立人权委员会指出,平均每天有15名儿童新增残疾。一些人权组织称,加沙是现代史上儿童截肢人数最多的地区。

在超过13.4万人受伤(其中包括4.05万名儿童)的背景下,本已被围困、资源匮乏的医疗体系已难以支撑。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医院、救护车、医护人员和人道工作人员遭到有系统的袭击,已有超过1580名医护和467名人道工作人员遇害。

援助难以企及

近东救济工程处代表夏普在会议上指出,即使是健康居民,寻求援助都存在致命风险,对残疾人来说更是几乎不可能。

他说:“争夺援助本已十分艰难,但对残疾人而言,援助几乎已被置于他们无法企及的范围。”

例如,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绕过联合国和非政府组织,仅在少数分发点发放援助,迫使人们长途跋涉,希望获取少量食物。阿扎赫指出,如果行动不便者没有家人或朋友代为领取,他们往往无法获得援助。

基础设施被毁

自1962年起,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运营唯一一家为视障者设立的康复中心,曾同时为500多名儿童提供服务,如今设施已被摧毁。

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也严重阻碍残疾人的康复并加剧社会排斥。近东救济工程处日内瓦代表表示,学校关闭将对残疾儿童产生重大影响:“对他们而言,失去包容性教育加剧了系统性不平等,使他们面临更高的终身社会和经济排斥风险。”

和平是唯一出路

尽管如此,近东救济工程处仍持续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今年已开展逾5.3万次物理治疗和康复服务,惠及8500人。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以色列当局允许更多辅助设备和技术入境,并扩大医疗撤离,以便残疾人获得急需的专科护理。他强调,最终的解决办法是结束冲突。

他说:“和平是结束巴勒斯坦人,包括残疾人,所遭受苦难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