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对《塑料公约》谈判无果而终深表遗憾

他表示,尽管各方作出了真诚努力,但关于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的国际法律文书谈判未能达成共识。他欢迎各成员国继续致力于打击塑料污染、保持参与进程的决心,以共同目标为指引,推动制定世界所需的条约,应对这一对人类和环境构成重大挑战的难题。
周五,日内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会议闭幕,各方未能就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协议达成共识,但同意择期重启谈判。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指出,过去十天的谈判正值地缘政治复杂、经济挑战加剧及多边关系紧张之际,进程异常艰难。但各国传递出明确信号——即使存在分歧,仍致力于继续推进这一进程。
在会议结束时,安德森向媒体强调,成员国认识到他们在塑料污染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但他们明确表示希望继续参与这一进程。
她表示,尽管未能达成预期的条约文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仍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这些污染物已渗透至地下水、土壤、河流和海洋,更令人忧心的是,它们正在侵入人体。
全球聚焦
安德森指出,民众正迫切期待这份公约的诞生。要维持当前谈判势头并最终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仍需各方付出艰苦努力。
来自183个国家的代表以实际行动体现了这项公约草案的重要性和号召力。即便经过通宵达旦的最终谈判已精疲力竭,那些头戴鲜艳花饰的太平洋岛国代表依然坚持与其他与会代表交流。
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第五次续会汇集了超过2600名与会者,其中包括约1400名各国政府代表,以及来自至少400个组织的近千名观察员。
民间社会声音响彻谈判会场
本次会议充分展现了公民社会的广泛参与。土著人民代表、废弃物回收从业者、艺术界人士、青年领袖及科研专家通过多种渠道发声,包括在万国宫内外组织抗议活动、举办环保主题艺术装置展览以及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等。
联合国环境署明确表示,本轮谈判旨在就治理塑料污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达成文本共识,同时梳理需在外交会议前通过预备磋商解决的关键争议点。
除在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大会厅举行全体会议外,还特别设立了四个接触小组,重点围绕以下议题展开谈判:塑料产品生态设计、管控有害化学物质、设定生产总量上限、建立资金支持机制以及完善履约保障体系。
环境署表示,尽管各方开展了密集磋商,但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成员最终未能就提案文本达成一致。
会议主席呼吁各方采取行动
谈判委员会主席瓦尔迪维耶索表示,尽管未能达成既定目标令人遗憾乃至沮丧,但这不应动摇我们的决心。相反,这更应激励我们重整旗鼓、坚守承诺、强化共识。
虽然日内瓦会议尚未实现预期目标,但他坚信国际社会必将凝聚合力、协同行动,共同守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福祉。
此次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导的谈判,源于2022年各成员国达成的一项决议——各国同意在两年内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以终结包括海洋环境在内的塑料污染危机。
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马图尔-菲利普指出:“随着本届会议落幕,我们更加清醒认识到未来挑战,也重新凝聚了共同应对的决心。推动谈判进程必须成为我们当下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