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不应成为国家命运的桎梏:联合国内陆发展中国家峰会在土库曼斯坦开幕

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重新审视内陆国家发展路径,并表示:“我们今日齐聚在一起,正是要重申一个根本原则——地理条件不应成为国家命运的桎梏。”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在全球32个内陆发展中国家中,16个在非洲,10个在亚洲,4个在欧洲,2个在拉丁美洲。这些国家总人口超过5亿。
贸易壁垒、债务危机与深度不平等
古特雷斯秘书长详细阐述了内陆发展中国家持续面临的严峻挑战——高昂的贸易壁垒、天价运输成本以及有限的全球市场准入。他警告,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已攀升至“危险且不可持续的水平”。
他指出,尽管内陆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7%,但其经济总量与贸易额仅略超全球1%。这种触目惊心的差距,正是边缘化困境长期存在的明证。他将此归因于未能反映当今互联世界现实的不公正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以及殖民主义遗留问题。
《阿瓦扎行动纲领》破浪前行
本届会议将持续至周五,其核心使命正是为这些挑战寻求破局之道。
古特雷斯强调,第三届内陆发展中国家问题会议标志着通过《阿瓦扎行动纲领》及其成果文件开启雄心勃勃的新十年,充分释放内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能。
这份2024年12月经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行动计划,既体现了国际社会支持内陆发展中国家发展愿景的升级承诺,更彰显了强有力的全球共同决心。"
四大优先领域
古特雷斯明确指出四大关键行动方向:
一、加速经济多元化与数字化转型
• 培育高附加值产业,激发本土创新活力,促进包容性增长
• 弥合数字鸿沟,释放人工智能、电子商务与智能物流潜力
二、强化贸易、过境与区域互联互通
• 升级基建设施,精简跨境流程
• 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贸易体系改革
三、深化气候行动与复原力建设
• 将适应资金翻倍,打造气候韧性基础设施
• 通过技术转移与伙伴关系支持绿色转型
四、撬动资金与伙伴关系
• 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确保资金公平可及
• 扩大优惠融资规模,加速气候投资落地
古特雷斯强调,内陆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直接关乎2030议程的全局成败。
古特雷斯随后在记者会上表示,本次会议标志着中亚地区合作正迈入一个以互信为基础、以共同优先事项为导向、以日益增强的区域团结为特征的新纪元。
他指出,在多边合作面临严峻考验的当下,这种伙伴精神显得尤为珍贵。
区域挑战呼唤全球团结
会议开幕式上,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发表欢迎致辞,着重阐述了该国在医疗卫生、气候行动与环境保护等领域推动国际合作的系列举措。
他同时提请各方关注区域环境挑战,包括咸海干涸和里海(世界最大封闭水域,也是本届联合国内陆发展中国家会议的举办地)水位持续下降等问题。
联合国大会主席菲勒蒙·扬在发言中指出,2030年议程最后期限迫近,呼吁各方采取果断行动,重申对多边主义及基本价值观的承诺。
他强调,《联合国宪章》三大支柱——和平、发展和人类尊严——必须始终是所有努力的核心,各项行动必须践行“不让任何人掉队”的庄严承诺。
菲勒蒙·扬特别指出内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气候变化脆弱性和结构性挑战,并表示这些国家绝不能丧失获得机遇、繁荣和希望的权力。他呼吁国际社会团结协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切实实现过境自由。
他还宣布,联合国大会已将每年8月6日定为“内陆发展中国家特殊发展需要和挑战国际宣传日”。联合国大会将继续作为支持这些国家的全球平台,他特别强调了监督《阿瓦扎行动纲领》落实及筹备2029年高级别审议工作的重要性。
化挑战为机遇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主席、尼泊尔常驻联合国代表洛克·巴哈杜尔·塔帕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对32个奋力突破发展瓶颈的内陆国家而言,第三届联合国内陆发展中国家问题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位来自尼泊尔(兼具内陆国与最不发达国家双重身份)的领导人强调,《阿瓦扎行动纲领》必须成为一份“兼具魄力、远见、实操性与前瞻性的行动方案”,为5.7亿民众开辟转危为机的康庄大道。
塔帕警告称,当前债务危机、气候冲击与基础设施赤字等挑战正形成'复杂性持续加深、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应对紧迫性日益突出'的三重叠加态势。
他呼吁设立内陆国家基建投资专项机制,同步推进三大行动:扩大气候融资规模、增加优惠资源供给、加速技术转移进程。
在肯定土库曼斯坦领导力的同时,塔帕着重强调了区域合作与可持续运输体系的关键作用,并重申经社理事会落实《阿瓦扎行动纲领》的承诺——包括将粮食安全、青年赋权、气候适应能力等内陆国优先事项全面纳入经社理事会议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