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进行时】2025年8月1日

联合国高级别会议推动“两国方案”,多国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7月28日起,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为期三天的高级别国际会议,125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商讨巴以和平进程。会议由法国和沙特共同主持,旨在推动落实“两国方案”并结束加沙冲突。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该方案是实现地区持久和平的唯一现实途径。
法国将于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表示将采取相同举措,同时宣布或将暂停对以色列武器出口等制裁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以色列均对会议加以抵制。会议通过的《纽约宣言》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要求国际社会采取集体行动推动和平进程。
联合国呼吁泰柬落实停火协议,保障边境平民安全
周三,人权高专蒂尔克就泰柬边境冲突发表声明,呼吁双方全面落实在东盟斡旋下达成的停火协议。该协议由马来西亚主持、中美参与协调,要求双方“立即无条件”停火。
声明指出,冲突已造成泰国边境18万人、柬埔寨边境17万人流离失所。蒂尔克强调必须确保难民获得人道援助,并敦促两国遏制煽动性言论,保障对方国民安全。
俄罗斯夜袭基辅致平民伤亡
联合国驻乌克兰人权监测团周四通报,俄罗斯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发动大规模空袭,造成至少11名平民死亡、130余人受伤,遇难者包括一名6岁儿童。联合国驻乌人权监测团证实,俄军共发射309架无人机和8枚巡航导弹,乌克兰防空系统拦截多数但仍造成严重破坏。
联合国数据显示,6月以来俄军袭击频次激增10倍,已造成232名平民死亡。
联合国启动80周年改革计划,推动提高系统效能
周五,秘书长古特雷斯向会员国通报“联合国80周年倡议”最新进展。他提出三项关键改革措施:建立数字化“授权登记册”管理4万余项现行授权;精简每年2.7万场会议和1100份报告流程;设立定期授权审查机制解决85%授权无审查条款问题。
古特雷斯特别指出,当前80%资金依赖小额自愿捐款的结构性局限,呼吁改革筹资机制。
冲突与洪水叠加,缅甸人道危机加剧
联合国就缅甸持续恶化的人道局势发出紧急警告。当前该国正面临武装冲突、洪涝灾害和流离失所危机三重打击。
数据显示,自2021年军事政变以来,境内流离失所人数已达330万,约120万罗兴亚难民被迫逃离家园。而近期季风降雨引发严重洪灾,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8.5万人受灾。
联合国同时呼吁停止暴力,确保人道救援畅通,并对军政府在冲突中筹划选举表示严重关切。
尼泊尔当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主席
周四,尼泊尔常驻联合国代表塔帕当选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主席。
经社理事会作为联合国六大主要机构之一,负责协调国际经济与社会领域合作。本届理事会四位副主席分别来自阿尔及利亚、西班牙、多米尼加和亚美尼亚。
安哥拉燃油抗议酿冲突致22人殒命
安哥拉因柴油价格上涨引发的全国性抗议已造成至少22人死亡、1000余人被拘留。人权高专办7月28日对安全部队涉嫌过度使用武力表示严重关切,呼吁当局立即展开独立调查。
抗议活动始于政府取消燃油补贴,导致柴油涨价33%,随后迅速升级为近年来最大规模骚乱。社交媒体视频显示,安全部队使用实弹和催泪瓦斯驱散示威者。联合国强调,尽管需维护公共秩序,但执法必须遵守国际人权标准。
海啸警报突显全球早期预警系统关键作用
7月30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附近发生8.8级强烈地震,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随即启动。地震引发的海啸在一小时内抵达日本海岸。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日本核设施未受影响。
联合国减灾办公室表示,此次地震位列史上最强震前十名,预警系统在地震后数分钟内即发出警报。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早期预警系统的重要性。目前全球仍有三分之一人口缺乏有效预警服务。
加勒比地区近32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
周五,世界粮食计划署与加勒比共同体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英语和荷兰语加勒比地区40%的人口——约320万人正面临粮食不安全。调查发现,30%的居民2025年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94%的受访者遭遇食品价格持续上涨。
报告指出,该地区高度依赖食品进口,全球地缘冲突导致供应链受阻,加之气候变化影响,使粮食危机持续恶化。85%的农户面临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激增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2025全球增长预期至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0%,主要受益于中美关税暂缓和各国财政刺激。但报告指出,当前增长依赖政策驱动,美国经济“外热内冷”,欧元区增长虚高,日本则陷入萎缩。
其中,中国表现亮眼,增长预期上调至4.8%,得益于出口多元化和政策支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说,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短期繁荣难以持续。
感谢收听这一期的《世界进行时》,我们下期节目再会,我是彭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