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近三成加勒比居民每日温饱难继

格林纳达一家人站在被飓风贝瑞尔摧毁的家中门外。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am Ogilvie
格林纳达一家人站在被飓风贝瑞尔摧毁的家中门外。
世界粮食计划署与加勒比共同体最新联合发布的《粮食安全与生计调查报告》显示,英语和荷兰语加勒比地区近320万人正面临粮食不安全,约占该区域总人口的五分之二。其中,约30%的居民表示2025年其日常食物摄入量已少于既往水平,反映出粮食获取问题持续恶化。

报告指出,受全球地缘政治影响,过去四年食品价格不断攀升,加剧了本就脆弱的区域粮食形势。加勒比地区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有限、气候变化风险高,加之对进口依赖程度大,使其尤为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影响。

世界粮食计划署加勒比地区代表兼国家主任博加特表示:“加勒比地区特别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供应链中断的影响,这可能导致食品价格迅速上涨。越来越多的人正努力应对食品价格高涨所带来的生计压力,这一趋势令人深感担忧。”

价格飙升与农业压力打击本地生计

英语和荷兰语加勒比地区包括多个国家和地区。英语加勒比地区主要包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圭亚那、牙买加、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英国的海外属地如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和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荷兰语加勒比地区则包括荷兰王国的一部分——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属国),以及加勒比荷兰的三个特别市镇:博奈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

数据显示,食品价格上涨是该地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94%的受访者表示在调查前数月食品价格有所上涨。与此同时,约三分之一家庭经历了失业或收入下降,进一步削弱了食品获取能力。

调查显示,本地农业生产同样持续承压:85%的农户报告动物饲料、工具和机械成本上升,81%表示化肥价格上涨,73%称种子成本增加。对于严重依赖进口农业投入品的岛国来说,这些成本飙升带来了显著挑战。

为提升该地区应对未来冲击的能力,世界粮食计划署与加勒比共同体正呼吁加强对适应性社会保障体系与灾害应急机制的投入。

双方近期启动的一套实时粮食安全监测系统将用于识别新兴需求,提升预警能力,并支持快速、数据驱动的政策决策。此次调查在加拿大政府与欧盟支持下开展,旨在进一步提升区域对粮食不安全状况的认知与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