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领导人呼吁捍卫以《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冷战时期的重要转折
1975年,35个国家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签署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标志着冷战时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交成果。作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即欧安会,后发展为欧安组织)框架下的产物,这一文件以其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尊重人权与基本自由等原则的强调,为推动冷战阵营之间的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奠定了基础。文件不仅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信任建设,也为日后的人权与民主议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当今世界需要赫尔辛基精神的复兴
古特雷斯在通过视频向纪念会议发去的致辞中指出,《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不仅是冷战时期外交智慧的结晶,更为今天的世界提供了坚实的规范基础。他说:“面对战争的回归、信任的破裂、国际法的侵蚀和人权的受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所代表的原则。”
古特雷斯指出,当前乌克兰战争、地区紧张局势升级以及多边合作体系的衰退,正威胁着以《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为基础的全球秩序。他呼吁国际社会正视当今挑战,不应容忍赤裸裸的武力侵略、国际边界的改变以及国家主权的公然践踏。他表示:“我们不能让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在我们的时代分崩离析。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和平共处、互信、合作与人权这些共同价值。”
秘书长还特别强调了加强包容、平等和对话的重要性,并指出:“真正持久的安全无法通过军力获得,只能通过建立信任、尊重人权和维护法治来实现。”
尊重人权是集体安全的基石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蒂尔克在讲话中指出,《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是将人权置于国际安全议程核心的先驱性文献。他说:“50年前,《赫尔辛基最后文件》首次明确,人权不仅是国家内部事务,更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
蒂尔克强调,今天,我们正在目睹全球范围内对人权的系统性侵蚀,包括对媒体自由、民间空间、法治和少数群体权利的压制。他表示:“这是一个完全针对儿童的‘致命风暴’——战争、贫困、气候灾难与教育缺失正在同时冲击着全球最脆弱群体。”
他呼吁各国将人权置于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核心,并真正履行在《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中的承诺。他说:“我们不能只在仪式中缅怀赫尔辛基精神,而应通过具体行动,保护人们的尊严与自由。”
蒂尔克特别指出,在当今全球南北鸿沟扩大的背景下,必须建立一种基于信任与包容的新型多边主义,重申人权的普遍性与不可分割性。他敦促各国政府与民间社会共同努力,为下一代营造一个更加公平与和平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