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争持续,有组织犯罪正在变换新形式

IOM Ukraine / Roman Shalamov
基辅地铁上的反人口贩运公益广告。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周五发布报告指出,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近四年后,在人口流离失所、贩运风险上升及合成毒品需求增长的情况下,乌克兰的犯罪集团正在调整其商业模式。
自2022年2月以来,乌克兰的合法及非合法经济均遭受战争严重冲击。该报告分析了该国有组织犯罪结构的演变,重点关注六个不同领域:毒品贩运与制造、网络诈骗、武器贩运、经济犯罪、人口贩运以及协助非法离境和逃避兵役。
毒罪办研究分析部门主任安吉拉·梅表示:"战争不仅给乌克兰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还引发了有组织犯罪的显著演变,这可能对该国的复苏与重建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毒品贩卖
尽管通过乌克兰贩运的可卡因和海洛因自2022年起锐减,但卡西酮类毒品和美沙酮等合成毒品的生产与贩运有所增加。
近年来暗网助长了卡西酮的贩运扩张,尤其是通过海德拉等交易平台。该平台于2022年4月被捣毁。
报告指出,乌克兰生产的美沙酮主要在国内贩运而非出口,因国内对该毒品的需求持续上升。
武器贩运
战争还导致该国武器流通量激增,主要源于战场流入的大量军火。
这种过剩造成武器收缴事件和平民暴力行为增加,尤其体现为家庭暴力和亲密伴侣暴力事件增加。
虽然尚无证据表明乌克兰境外存在大规模武器贩运,但毒罪办强调,鉴于乌克兰境内武器存量庞大,且历史上该地区存在专门从事武器贩运的犯罪集团,监测局势至关重要。
报告发现,尽管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无人机用于非军事用途,但民用无人机和用于前线攻击的3D打印部件可能催生新的非法市场。
人口贩运
战争造成约1400万乌克兰人流离失所,部分犯罪集团以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为幌子,诱骗流离失所者进入所谓"庇护所"实施强迫劳动。
虽然边境巡逻加强,加之东部和东北部边境几乎完全关闭,限制了经偷运移民的活动,但人口贩运者转而协助乌克兰男性逃避兵役。
联合国驻乌克兰人道主义协调员马蒂亚斯·施马勒表示:“遏制有组织犯罪是实现可持续和平、正义、国家安全及人权保障的关键要求。” 联合国已准备好支持乌克兰开展这项重要工作。
Source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