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阿富汗难民返乡潮是“对共同人性的考验”

奥通巴耶娃周二在访问伊朗与阿富汗接壤的伊斯兰卡拉边境口岸时发出呼吁。她亲眼目睹了每日数万名返乡者涌入阿富汗的震撼场景,并与返乡家庭、人道援助伙伴以及地区事实上的官员举行了会谈。
警钟已经敲响
奥通巴耶娃表示:“对于那些数十年前因逃离冲突而被迫背井离乡的家庭而言,原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如今却充满疲惫、创伤和深深的不确定性。”
她强调:“返乡人数之多——其中许多是突如其来、非自愿的——应当引发全球社会的强烈警觉。”
她说:“这是对我们集体人性的一次重大考验。此时此刻,阿富汗正深陷干旱与长期人道危机,根本无法独自承受这场冲击。”
接收社区已不堪重负
自今年年初以来,已有超过130万人被迫返回阿富汗。这个国家已有七成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返乡潮中最脆弱的是妇女和儿童。他们不仅承受着严峻的经济压力,也面临基本服务匮乏和社会保护薄弱等挑战。
联合国多次就塔利班政权对女性权利的系统性压制发出警告,包括禁止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就业和自由行动。
重新融入迫在眉睫
返乡潮发生之际,人道援助行动却面临严重资金短缺,迫使人道机构不得不在粮食、住所和安全保障之间艰难取舍。
奥通巴耶娃指出,初步数据显示,稳定返乡社区迫切需要生计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立即提供重返与重新融入援助至关重要。
她警告说,倘若不尽快干预,汇款锐减、劳动力市场压力加剧以及周期性迁徙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这些后果可能包括返乡者与接收社区的动荡加剧、新一轮流离失所、大规模迁移以及对地区稳定的严峻挑战。
“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奥通巴耶娃呼吁捐助国、发展伙伴以及地区各国政府立即行动起来,为返乡者提供支持。
她表示:“我们正目睹全球责任缺位的直接后果,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投入资源、加强协调、展现坚定政治意愿。”
她强调,联合国驻阿富汗各机构正倡导采取全面方法,在满足人道主义需求的同时,加强对返乡地区的支持。
与此同时,她呼吁优先推进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和中亚国家在内的区域对话,防止无序返乡,并落实自愿、安全、有尊严的返乡原则。
奥通巴耶娃表示:“阿富汗的稳定依赖于共同责任: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若我们选择无动于衷,代价将是生命的流失与冲突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