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消除沙眼,成为非洲第九个根除国家

世卫组织
沙眼仍然是众多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导致约 190 万人失明。
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塞内加尔已消除沙眼这一公共卫生威胁。这使该国成为非洲地区第九个实现此重大公共卫生成就的国家。
百年抗争终获捷报
沙眼是一种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眼病,主要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眼部分泌物或携带病原体的苍蝇传播。该病可导致反复感染,引发结膜瘢痕和睫毛倒生,最终损害角膜,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丧失甚至失明。沙眼多见于卫生条件差、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是全球可预防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塞内加尔让人民摆脱了这一疾病的困扰。这是全球抗击被忽视热带病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仍在努力消除沙眼的国家带来了希望。”
沙眼在塞内加尔的流行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1980至1990年代的多项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该病是当地致盲的主要病因。1998年,塞内加尔加入“世卫组织全球消除沙眼联盟”,并于2000年启动首次全国性调查。在“全球沙眼测绘项目”和“热带数据”的技术支持下,该国于2017年完成了全国范围的疾病分布图谱绘制工作。
世卫组织战略成效显著
沙眼是塞内加尔根治的第二种被忽视热带病。2004年该国已阻断麦地那龙线虫病传播。全球范围内,塞内加尔成为第25个获世卫组织消除沙眼认证的国家,此前包括贝宁、布基纳法索、柬埔寨、中国等24国。目前全球共有57个国家成功消除至少一种被忽视热带病。
沙眼现状与数据
目前全球仍有32个国家存在沙眼公共卫生问题,约1.03亿人生活在需干预地区。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美洲、亚洲等最贫困的农村地区。世卫组织非洲区域负担最重,2024年4月数据显示该地区风险人口达9300万,占全球总负担的90%。
过去十年非洲区域需抗生素治疗人数从1.89亿降至9300万,降幅达51%。目前非洲区域尚有20个国家需开展消除沙眼干预措施,另有3国(博茨瓦纳、几内亚比绍、纳米比亚)自称已达到消除标准。
Source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