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引发贸易动荡 国际贸易中心呼吁加强区域合作与中小企业发展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大量进口商品加征所谓“报复性”全面关税,涉及服装、农产品、汽车、电子产品、贵金属等多个关键领域,关税幅度高达10%至50%。此举被认为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关键贸易政策之一,旨在“保护美国制造业,减少对外依赖”,并针对那些与美国贸易不平衡或在地缘政治上存在分歧的国家。由于此举在国际上引发强烈反弹,包括盟友国家的抗议、企业界的压力以及全球市场的动荡,特朗普政府在6月宣布暂停实施大部分关税措施90天,并将一些高关税项目的生效日期推迟至8月1日,政府声称此举是为了“给予谈判空间”。
关税延后未能缓解不确定性
科克-汉密尔顿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在美国对进口商品整体加征10%关税的背景下,包括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出口国在对美出口农产品、服装等商品时面临成本上升压力。尽管“互惠”关税的正式生效时间从原定日期推迟至8月1日,但由此延长的不确定性已扰乱长期投资决策和商业合同签署,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
黄金贸易反弹彰显市场避险需求
科克-汉密尔顿指出,贸易不确定性的影响已在贵金属市场上显现。由于市场此前预期黄金将被纳入加征关税范围,自2024年12月以来,来自瑞士的黄金流入美国大幅下降。然而,在美国宣布黄金和其他贵金属将豁免关税后,这一趋势迅速逆转。根据最新进口数据,今年5月瑞士对美黄金出口同比激增800%。
多重压力加剧最不发达国家困境
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中心追踪数据显示,自2024年初以来,全球已新增150多项限制性贸易措施。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包括乌克兰战争持续、供应链中断、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整体经济前景不确定,正对全球贸易环境造成严重压力,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
最不发达国家在此轮关税冲击中处境尤其脆弱。目前,莱索托、老挝、马达加斯加和缅甸等国正面临高达40%至50%的对美关税。莱索托约六成服装出口流向美国,50%的关税将覆盖《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提供的免税待遇,而该法案本身可能在9月到期,令该国数万个就业岗位面临流失风险。
援助削减与关税政策构成“双重打击”
更令人担忧的是,关税冲击与发展援助削减双重夹击发展中国家。据悉,七国集团计划在2025年将官方发展援助较2024年削减28%,创下七国集团成立以来最大削减幅度。目前,七国集团国家提供了全球约四分之三的发展援助资金。
区域合作与价值增值成为应对之道
科克-汉密尔顿呼吁发展中国家采取三项战略行动,以增强贸易韧性并寻找新增长机遇:
首先,加强区域一体化。她指出,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有潜力重塑非洲与世界的贸易关系。当前非洲内部贸易占比仅为14%至16%,远低于欧洲(75%)和亚洲(60%)。提升区域贸易比例将支持非洲实现自主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提升出口商品附加值。最不发达国家中,大宗商品占出口总额的近六成,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两倍。到2029年,这些国家在制造业出口领域尚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未开发潜力。国际贸易中心近期重新推出的“出口潜力地图”可为各国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其优化出口结构并开拓新市场。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迈向全球议程
第三,将中小企业发展议程上升至政治层面。中小微企业占全球企业总数的90%、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就业。为了推动中小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国际贸易中心将与南非政府合作,于7月22日至24日在约翰内斯堡举办首届全球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预计将有逾50位部长出席。
科克-汉密尔顿强调,企业需要明确的规则以做出投资决策,但当前关税政策混乱、频繁变化,已使许多企业无所适从。她指出,当前局势虽充满挑战,但也促使各国加快区域整合和经济多元化步伐。中国日前宣布对非洲实施零关税准入,这一举措或将成为推动贸易重构的重要契机。
东亚地区政策走向仍存变数
科克-汉密尔顿表示:“我并不清楚美国政府的长期计划是什么,但从长期来看,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反过来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冲击。”她同时指出,在市场动荡时期,投资者更加青睐稳定环境,瑞士黄金出口的增长正是这一趋势的写照。
关于亚洲地区,她指出,美国对东盟的政策尚不明确,部分国家指责其措施试图弥补“竞争损失”。对日本和韩国征收25%关税的决定也在区域内引发高度关注,亚洲国家需评估如何应对关税压力并寻找新市场机会。
国际贸易中心贸易与市场情报主管朱莉娅·斯派斯在记者会上补充表示,对不同国家的差异性关税政策对企业构成重大挑战。目前尚有多国未收到明确通知,国际贸易中心将等待所有公告发布后再做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