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粮农组织启动突破性融资机制 呼吁改变全球危机应对模式

干旱给阿富汗的社区带来危机。
© UNOCHA/Sayed Habib Bidell
Drought is affecting communities in Afghanistan.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周二正式推出"冲击驱动型粮食危机融资机制"。该机制依托现有倡议体系,致力于在粮食紧急状况升级前进行预测与防控。这一创新性融资机制在粮农组织第44届部长级会议期间首次推出。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启动仪式上呼吁全球从根本上转变粮食危机应对模式——从被动紧急援助转向主动预警行动与融资支持。   

屈冬玉指出:“每年因干旱、洪水、冲突和经济冲击而陷入饥饿的人口数以百万计。当前援助往往在危机失控升级后才迟迟到位。冲击驱动型粮食危机融资机制旨在打破这一困局,开创主动干预的新模式。它的其核心理念简明有力:在危机演变为灾难前采取行动,不仅能显著提升成效,更可大幅节约成本。” 

粮农组织及其合作伙伴的实证研究表明,每投入1美元用于预警响应,最高可节约7美元的救灾成本,同时显著提升对高危人群的援助效果。若引入再保险机制,1美元投入更可撬动高达10美元的保障覆盖。 

该融资机制由担任2024年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意大利牵头设计和开发,并融合了世界粮食计划署与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技术支持,标志着粮食危机应对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该机制依托实时数据、预测分析和科学触发机制,致力于实现更早、更快、更精准的干预行动。 

打破可预见危机的恶性循环

屈冬玉强调,这一机制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响应速度,更在于重塑危机融资的逻辑思维。它使我们能够在灾难发生前果断采取行动,从而挽救生命、保障民生。

《2025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有5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95亿人正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较前一年增加了1370万人。尽管冲突仍是主要诱因(影响近70%最脆弱群体),但多数危机具备一定可预测性。

他表示,正是基于这一认知,该机制力求打破迟滞响应的循环,防范可预见的灾难。机制计划筹集1亿美元初始资金,其中一半将用于应对可保险风险,另一半投入非保险风险转移方案。预计该创新架构可带动近10亿美元的效益,实现最高10:1的成本收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