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联合国向伊朗提供持续援助 阿富汗难民返乡浪潮令人关注

孩子们在伊朗伊斯法罕的一个广场玩耍。
联合国
孩子们在伊朗伊斯法罕的一个广场玩耍。
联合国伊朗驻地协调员普里斯纳周二表示,伊朗六月与以色列的冲突造成数百人死亡、多所医院遭袭,并引发阿富汗难民返乡潮,目前伊朗全国的需求状况正逐渐明晰。

普里斯纳指出,6月13日凌晨,德黑兰及伊朗其他地区遭遇多起袭击。随后12天内,冲突双方多次交火。据核实,伊朗境内至少627人丧生,近5000人受伤。

普里斯纳强调,联合国在冲突期间始终坚守在伊朗境内。他通过视频连线向驻日内瓦的记者表示,目前正与伊朗政府商讨如何调整现有联合国项目,以满足该国冲突后需求。

来自德黑兰的现场洞察

普里斯纳证实了德黑兰出现人口流动现象——许多市民为躲避导弹袭击撤离城区。他特别提到伊朗民众展现的团结精神,北部及乡村地区的家庭主动收留来自德黑兰的避难者。

展望未来,普里斯纳表示:“我们清楚意识到,医疗部门因设施损毁面临特殊需求。”

联合国在伊朗的发展与人道主义工作体系由18个机构组成,配备约50名国际职员及500名本国雇员。

2024年度预算规模约7500万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于援助该国约350万难民或类似处于难民状态的人群。

过去四十余年来,伊朗始终维系着全球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难民收容体系,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实施包容性政策。

联合国长期通过资金与技术支援支持这些举措。预算剩余部分则投入包括气候适应与减缓在内的各类发展项目。

普里斯纳强调,当前亟需大幅增加资金,以帮扶伊朗境内最脆弱群体——包括儿童、长者、女性为户主的家庭及残障人士。

普里斯纳表示,越来越多的阿富汗难民正通过伊朗边境自愿或强制遣返回国。

据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显示,仅6月26日单日就有3万6100名阿富汗人返乡,且自6月13日以来每日返乡人数持续攀升。

联合国难民署驻阿富汗代表贾马尔描述道:"每天,有时甚至每隔几小时就有巴士载着精疲力尽、神情绝望的阿富汗难民家庭及其全部家当,抵达并停留在阿伊边境。"

阿富汗返乡者的困境

贾马尔表示,许多人在伊朗生活数十年后被迫返乡,回到他们几乎陌生的故土。近期以伊冲突加速了返乡潮,使人数突破历史峰值,而人道援助资金的大幅削减,更使救援工作举步维艰。

贾马尔刚结束对伊斯兰卡拉边境地区的考察,他向《联合国新闻》表示,冲突爆发后入境阿富汗的人流激增——从日均约5000人骤增至近日近3万人的峰值。

他警告,返乡者正涌入一个无力承接他们的贫困国度。他特别指出,曾在伊朗享有教育和工作机会的阿富汗女性,如今回到“性别歧视极其严重”的家乡,这些权益将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