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联合国宪章》签署80周年 古特雷斯秘书长呼吁捍卫多边主义

多边主义的基石
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通过并签署了《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的正式诞生。宪章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全球多边主义的基础,确立了国家主权、和平共处、人权保护和国际合作等基本原则。作为联合国的创始文件,该宪章不仅是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基础,也体现了人类对“后世免于战争之祸”的共同承诺。
宪章不是“随意任选菜单”
古特雷斯指出,八十年前,《联合国宪章》在战争废墟中诞生,象征着全球在经历深重苦难后播下的希望火种。他强调,这部宪章不仅是一份愿景宣言,更是推动国际合作与构建美好世界的基石。
古特雷斯表示:“《联合国宪章》赋予我们改变命运、拯救生命、为世界最绝望角落带来希望的工具。” 他指出,联合国的建立可被视为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关键举措。
然而,他警告说,宪章宗旨和原则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攻击”——主权遭到侵犯、国际人道法被公然违反、平民和基础设施被蓄意攻击,甚至食物和水被当作武器。
他说:“我们一再看到熟悉的剧本:当《宪章》符合利益时便予以遵守,否则就弃之不顾,但《宪章》并非可有可无,也不是‘随意任选菜单’——它是国际关系的基石。”
古特雷斯呼吁会员国兑现承诺,履行责任,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包容、互联互通、面向21世纪的多边主义体系。
选择对话而非分裂,合作而非冲突
联大主席菲勒蒙·扬也在会上致辞,指出联合国当前正处于历史上一个极其艰难的时期。他提到,加沙、乌克兰和苏丹等地的冲突不断,多边主义遭遇严峻挑战,而一些国家甚至选择以武力解决争端,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根本原则。
他说:“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坚定地选择对话与外交,而不是破坏性战争。”
菲勒蒙·扬回顾了《联合国宪章》签署背后的历史背景,强调各国在1945年齐聚旧金山,是为了立下“永不再战”的誓言,并共同确立以对话与合作为基础的新多边秩序。他援引联合国首任法律顾问亚伯拉罕·费勒的话指出,宪章蕴藏的“成长种子”在过去八十年里已在多边主义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菲勒蒙·扬强调,联合国必须与时俱进、推进改革。他指出,《未来契约》及其附件,以及秘书长提出的联合国80周年改革倡议,为打造更有效、更可信的多边体系提供了重要路径。
他号召说:“让我们今天重燃旧金山精神,选择对话而非分裂,合作而非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