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难民署:全球约250万名难民急需重新安置

一名妇女离开卢旺达的难民营,前往挪威定居。
联合国难民署/Lilly Carlisle
一名妇女离开卢旺达的难民营,前往挪威定居。
联合国难民署周二表示,尽管全球难民人数持续上升,2026年全球重新安置需求预计将略有下降,但仍有约250万人急需获得新的安置机会。

这一数据来自当天发布的《全球重新安置需求预测报告》。难民署发言人曼图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指出,虽然需求略有回落,但整体仍处于历史高位。

她表示,重新安置需求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叙利亚局势的某些变化,使得部分叙利亚难民看到了自愿返乡的可能,因而退出了原本的安置申请计划。

阿富汗、叙利亚、南苏丹难民需求最大

报告显示,2026年需要重新安置的主要难民群体包括阿富汗人、叙利亚人、南苏丹人、苏丹人、罗兴亚人刚果(金)人。这些难民大多数目前被安置在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等国。

曼图强调,重新安置不仅是为难民提供安全、合法出路的方式,更是国际社会团结协作的象征,有助于缓解接收国社会服务体系的压力,从而促进可持续的人道应对。

重新安置名额降至二十年最低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全球可用的重新安置名额预计将降至过去二十年来的最低点,甚至低于新冠疫情期间多数国家暂停安置计划时的水平。

曼图警告,这一趋势可能使数百万难民面临更大危险,并削弱近年来多边努力所取得的进展。她呼吁安置国维持并扩大现有计划,建立更具前瞻性、灵活性的安置机制,特别是在主要迁徙路线沿线确保名额的动态分配。

每一个安置名额都至关重要

国际社会为2026年设定了重新安置12万名难民的目标。曼图表示:“根据历史经验,这一目标是可实现的。”她补充说,即便在配额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提高效率、采用远程审查等方式,将能显著扩大安置的实际覆盖范围。

她指出,难民署在过去70多年中始终将重新安置视为关键人道生命线,为面临暴力、迫害或医疗紧急状况的最脆弱难民提供希望与出路。

去年,尽管条件严峻,仍有超过11.6万名难民通过难民署支持的项目获得重建生活的机会。曼图强调:“对逃离危险的人们而言,每一个安置名额都意味着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