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仇恨言论国际日:古特雷斯呼吁全球携手应对仇恨言论蔓延

古特雷斯指出:“仇恨言论犹如毒药,污染着社会的清泉。在人类历史最黑暗的篇章中,仇恨言论总是为暴力和暴行开道。族裔和宗教少数群体往往首当其冲,遭到歧视、排斥和伤害。”
他强调,仇恨言论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助推下,正在迅速扩散。今天,正如今年的主题所提醒的那样,在人工智能的推波助澜下,仇恨言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传播得更快、更远。带有偏见的算法和数字平台正在传播有毒内容,为骚扰和施虐催生新的空间。
为此,他呼吁各方落实《全球数字契约》的相关倡议,通过国际合作应对技术风险,捍卫人权和和平秩序。他表示,未来峰会通过的《全球数字契约》指出了前进的道路:呼吁加强国际合作,立足于人权和国际法来解决网络仇恨问题。
古特雷斯特别指出,要压倒仇恨之声,就需要在政府、民间社会、私营公司、宗教和社区领袖等各个层面建立伙伴关系,需要以积极的讯息来抵制有毒言论,并增强人们的权能以辨别、拒绝和抵制仇恨言论,而《联合国消除仇恨言论战略和行动计划》为此指明了方向。
他还表示,2024年发布的《信息完整性全球原则》正为建设更安全的信息环境提供指引,推动构建一个更安全、更人性化的信息生态系统。
古特雷斯发出号召:“在我们纪念此国际日之际,让我们承诺让人工智能成为向善之力,而非仇恨之器。让我们团结起来,为全人类追求和平、相互尊重和理解包容。”
技术扩散仇恨: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仇恨言论正以空前速度和广度扩散,成为全球传播分裂叙事的主要手段之一。如果不加遏制,仇恨言论可能成为煽动暴力和侵犯人权的导火索,严重威胁和平与发展。
联合国指出,网络仇恨特别容易影响年轻人,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推荐机制的影响下,儿童和青少年更易接触到有害内容。为此,联合国正在通过#拒绝仇恨#运动和教育工具,帮助年轻一代识别并应对网络仇恨。
行动计划与国际倡议
为回应仇恨言论加剧的趋势,古特雷斯秘书长于2019年发布《联合国消除仇恨言论战略和行动计划》,强调基于宗教、种族或性别等身份攻击或歧视个人或群体的言论都应引起重视。该计划呼吁政府、私营企业和技术平台共同履行责任,制定应对策略并加强监管。
此外,2024年通过的《全球数字契约》,把人工智能治理和网络空间公正纳入全球优先事项,为仇恨言论治理建立更加协调的国际框架。
2021年,联大通过决议,设立“打击仇恨言论国际日”,旨在通过跨文化对话与包容,抵制仇恨言论。每年6月18日,联合国及其合作伙伴都会发起一系列倡议,动员政府、民间社会、企业、媒体及公众共同参与,构建无仇恨的社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