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世界进行时】2025年5月30日

世界进行时
联合国
世界进行时
本期要点:加沙饥饿危机加剧;联合国庆祝维和人员国际日;世卫组织呼吁全球禁止调味烟草制品以保护青少年;国际法院迎来新任法官;清华大学王小云教授荣获2025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世界气象组织: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将持续接近或刷新纪录。

加沙饥饿危机加剧

世界粮食计划署位于加沙中部代尔巴拉赫的一处粮仓周三遭饥饿民众哄抢,导致2人死亡、数人受伤。粮食署称此为“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呼吁立即建立稳定的援助通道,避免此类事件重演。

近期在获得以色列批准的900辆卡车物资中,实际仅有约不到600辆得已在加沙一侧卸载,燃料、建材等关键物资仍被封锁。人道协调厅发言人称,加沙目前是世界上最饥饿的地区。

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当前加沙渔业运营能力仅达2023年10月前水平的7.3%,所有的大型渔轮、94%的拖网渔船及70%的小型渔船都遭到摧毁。

对叙放宽制裁将为重建带来希望

国际移民组织近日对美国、英国及欧盟放宽对叙利亚的制裁表示欢迎,称此举将为该国战后复苏创造有利条件。

据联合国统计,叙利亚内战已造成超过8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若按当前增速,经济恢复或需至2080年。此次制裁放宽涉及150亿美元受限资产,有望推动基础设施重建。

叙利亚冲突14年来导致超1000万人流离失所,90%人口陷于贫困。尽管战事结束,仍有1650万人需人道援助,而今年援助资金仅到位50%。

联合国紧急呼吁缓和也门紧张局势

联合国近日对也门胡塞武装与以色列军事对抗升级表示严重关切。

在以色列空袭摧毁萨那机场最后一架民用飞机后,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强调,攻击民用设施“不可接受”,此举严重影响了也门民众的医疗、教育和宗教活动需求。

联合国庆祝维和人员国际日

5月29日,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纪念活动,庆祝国际维持和平人员日,以表彰全球维和人员的奉献与牺牲。

联合国目前一共开展了11项维和行动,军事维和人员超过6万,维和警察超过9000人,文职维和人员达1.4万。迄今有4200多名维和人员为了和平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在执行任务中牺牲的维和人员追授达格·哈马舍尔德勋章,以缅怀他们为和平事业所作的贡献。

此外,联合国还颁发了“年度军事性别倡导者奖”,表彰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维和人员。

世卫组织呼吁全球禁止调味烟草制品以保护青少年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政府紧急禁止在烟草和尼古丁制品使用调味剂。该组织指出,薄荷醇、泡泡糖、棉花糖等风味掩盖了烟草产品的刺激性,严重危害青少年群体。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80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目前已有50多国禁止调味烟草,40多国禁售电子烟,但烟草产品的调味配件仍普遍缺乏监管。

国际法院迎来新任法官

约旦资深外交官兼法律学者哈穆德于本周二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新任法官,接替因出任黎巴嫩总理而辞职的萨拉姆,完成其任期至2027年2月。

哈穆德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分别举行的选举中均以压倒性多数胜出。

哈穆德由五国联合提名,现任约旦常驻联合国代表,曾任国际法委员会主席,拥有丰富的外交与法律经验。

清华大学王小云教授荣获2025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国际著名密码学专家王小云荣获2025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该奖项每年颁发给五位在科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王小云因在密码学及应用数学中的突破性成果获奖。她揭示了传统哈希函数的重大安全漏洞,推动了新一代加密标准的制定,广泛应用于银行卡、电子商务等关键领域,显著提升了全球数据安全。

2025年度颁奖典礼将于6月12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隆重举行。

世界气象组织: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将持续接近或刷新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报告预测,2025至2029年全球气温将持续处于或接近历史峰值,极端天气风险加剧,威胁经济、生态及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未来五年内至少一年升温超1.5°C的概率达86%,尤其是北极冬季升温速度达全球平均水平的3.5倍,远超此前预期。

温度每上升0.1°C都将导致更严重的热浪、干旱及海平面上升。

国际劳工组织下调2025年全球就业预期

国际劳工组织发布《世界就业与社会展望》报告,显著下调2025年全球就业增长预期,预计新增岗位5300万个,较此前预测减少700万个,就业增长率从1.7%降至1.5%。

报告指出,全球71国的8400万个就业岗位依赖美国消费需求,其中亚太地区占5600万个,加拿大、墨西哥两国依赖度最高。同时,劳动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降,凸显经济增长与劳动者报酬脱节。

就业结构呈现高技能化趋势。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深远,近1/4岗位可能受其冲击。

金三角地区合成毒品制造与贩运激增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最新报告显示,东南亚“金三角”地区合成毒品制造与贩运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4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查获冰毒达236吨,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激增24%。其中,85%的缉获量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仅泰国就查获10亿片冰毒药片。

报告指出,缅甸掸邦已成为主要毒品产地,当地持续的内战和治理困境为毒品生产提供了温床。毒罪办专家警告,实际流通量可能远超缉获量。

贩运路线正快速扩张,除传统的柬埔寨通道外,连接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的新路线正在形成。

感谢收听这一期的《世界进行时》。我们下次节目再会。我是彭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