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前方视野】在火线维持和平——访联黎部队战斗工兵处处长李彤

李彤(前排左二)与联黎部队行动部的维和战友。
UNIFIL
The group photo of UNIFIL Operation Branch
在联合国80年的历史上,派驻黎巴嫩的维和部队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维和行动之一。从1978年开始,联黎部队便驻扎在黎巴嫩南部,负责监督停火、协助黎巴嫩军队稳定南部局势、保护平民安全,并为实现黎以持久和平创造条件。

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并没有国际确认的边界线,而是联合国根据以色列在1978年战争后的撤离线划定的一条临时分界线。在这条120公里长的蓝线以北是黎巴嫩,以南是以色列。联合国维和行动一项重要使命就是监督和维护蓝线沿线的稳定,包括清除蓝线附近的地雷和其他未爆炸的炸弹。

2023年10月,加沙冲突爆发以后,黎以边界动荡加剧,并在2024年10月爆发了激烈冲突,之后虽然达成了停火协议,但空袭与其他摩擦并未完全停止。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联黎部队的营地多次遭到袭击,并导致维和人员受伤。

在今天的节目当中,就让我们通过对联黎部队战斗兵处处长李彤的采访,来了解一下冲突期间和冲突过后他们在维和工作中经历的挑战。

问:您是什么时候到达联黎部队开始参加维和行动的?在出发之前,你们一般都要经过什么样的挑选和培训程序?

李彤:我是在2024年11月份抵达联黎部队就职,比原本的计划推迟了一个月。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冲突导致我们的航班被暂停。

在我来到联黎部队服役之前,我在2024年的1月份按照我们中国解放军军内的程序提交了个人申请,通过了各方面的考核和选拔,并且根据我所学的专业和我军旅生涯从事的工作和岗位,被选派和指定到现在战斗工兵处处长的职位,履行我的职责。

问:当时你为什么会想到要申请来参加维和行动呢?

李彤:我在将近20年以前,在参加军校考试、入伍的时候,一直有一个——在中国文化里叫做从军报国的一个梦想。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是以和平为自身使命的。我们在近40年的时间里没有参与过任何一场地区性冲突或者战争。展现我们大国军队维护和平的这种职责和使命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参与维和行动。

联黎部队战斗工兵处将已清洁的整流罩测试场移交给训练单位。
联黎部队
联黎部队战斗工兵处将已清洁的整流罩测试场移交给训练单位。

问:现在您是战斗工兵处的处长,战斗工兵处的规模有多大?您要指挥来自哪些国家的维和人员呢?

李彤:战斗工兵处本身是隶属于联黎部队军事支助部门下设的作战行动部。我是战斗工兵处的处长,同时有来自中国、印度和塞拉利昂的参谋,还有黎巴嫩本地的民事参谋。

在我们的指导下,目前有将近200名来自中国的战斗工兵和来自柬埔寨的战斗工兵,以及在黎以冲突之后通过修改SUR(statement of unit requirements单位要求说明)而转入联黎司令部指挥的一支意大利的EOD分队,还有法国的将近八支EOD以及扫雷排爆的侦察分队,两支西班牙分队。就目前的话,纳入战斗工兵技术调控的整支部队有将近400人以上,执行的是联黎战场的战斗工兵支援、扫雷、排爆等方面的任务。

问:刚才你说的EOD分队指的是什么?

EOD指的是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就爆炸物排除。同时我们还有一种叫EOR, Explosive Ordnance Reconnaissance。相对EOD而言,更低的一等,它重点在于发现,而EOD是发现之后进行排除。目前联黎部队战斗工兵的整体构成也是以这两支单位为主。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中国和柬埔寨一共六支扫雷力量,他们主要是投入于蓝线扫雷,包括日常的蓝桶标志的维护。

战后,联黎战斗工兵(中国、意大利、西班牙、柬埔寨、法国)与黎巴嫩国防军共同移除因前期冲突中军事行动产生的路障。
联黎部队
战后,联黎战斗工兵(中国、意大利、西班牙、柬埔寨、法国)与黎巴嫩国防军共同移除因前期冲突中军事行动产生的路障。

问:战斗工兵处实际上要负责指挥400多维和人员的工作。你们沟通的语言是英文吗?

李彤:对,我们在的日常工作中都是使用英文来沟通。这需要澄清一点,我们重点是一种机关对下的技术指导。实际的指挥是由各个分队的出兵国他们自己部队的指挥员来完成。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最高级的司令部机关,在所有任务前期的筹划协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问:您是在大学的时候学的英文吗?

李彤: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英文的学习,贯穿初中、高中,而并且我是在一所工程兵学校受到的大学教育,英文的教育都是在贯穿始终的,而且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板块。

问:在国内接受的英文教育对您现在特别有帮助吗?

李彤:过去十多年在学校期间的英语教育相当于是打下一个基础。因为我从军校毕业以后,我的整个工作岗位是没有使用英语的需求的。但是在来到联黎以后,要用英语作为你的唯一工作语言,我们在国内经过了三个月以上的专项培训,并且经过了考试。来到这个环境中,真正人生中第一次去使用英语来工作、沟通,而不再只是去考试的时候,会发现在使用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一些差距,但是相辅相成,如果没有过去十几年的基础,现在你会无从下手。

2025年3月,中国战斗工兵排爆小组协助韩国营(ROKBATT)销毁过期的高爆弹药。
联黎部队
2025年3月,中国战斗工兵排爆小组协助韩国营(ROKBATT)销毁过期的高爆弹药。

问:在哈马斯2023年10月7号对以色列人和其他一些国际人员进行绑架以后,在黎巴嫩这边,真主党也在对以色列发起攻击,然后招致以色列的报复行动。所以一直以来边界地带都是不平静的。在去年十月份左右,当时的交火是比较严重的,而且联黎部队也受到了影响。刚好是那个时候,你接受到任务,要到联黎部队。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导致你会晚一点、到11月达成停火协议以后去报道呢?

李彤:我在通过了联合国纽约总部维和部门的提名以后,第一次接到的命令是在十月份前往联黎报道。但是当我的机票全都已经订好后,在我准备出发前的一天、就只剩一天的时候,接到了联黎一线传来的消息,说你的飞机已经被取消了,因为当时冲突在不断的加剧。当时的飞机先到开罗转机,然后由开罗飞贝鲁特,开罗到贝鲁特的航班取消以后,联黎临时对我的上一任处长进行了战术延期。然后给我下达指示是静待一个月,一个月后,如果航班恢复,让我第一时间前来报道。恰巧在11月6号左右,航班也正常地恢复了,联黎为我订了最新的机票,然后算是比较仓促地又第二次准备出发,然后成功地来到这里进行了交接和上岗。

冲突结束后,联黎部队战斗工兵与黎巴嫩军队合作,清除军事行动造成的路障。
联黎部队
冲突结束后,联黎部队战斗工兵与黎巴嫩军队合作,清除军事行动造成的路障。

问:去年11月份虽然达成了停火协议,但是之后也是不断地有一些事件发生。您可以跟我们讲讲您到达以后观察到的情况吗?

李彤:在10月份到11月份、12月份,实际的停火发生之前,联黎部队的日常执行1701号决议和授权的行动,据我了解几乎是停滞了,因为我们要保护所有维和人的安全,这是首位,在这么激烈的冲突下,我们如果继续巡逻,维和人的安全会受到影响。

但是联黎部队并没有撤离。就我所知,在联黎部队的领导层进行评估以后,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撤离可能会导致第1701号决议和整个授权的土崩瓦解。对于黎以双方的利益而言,可能都是一个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联黎部队依然在这儿,在激烈的冲突下,大家以坚守自己的阵地为主。

在停火之前,战斗工兵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的去排除各类未爆弹。这些未爆弹,并不是以联黎部队为目标,但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落到了联黎部队的营地之中,对联黎的人员产生了直接的安全威胁。或者说,在我们的各种后勤行动、战术行动中产生了直接的爆炸威胁。战斗工兵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不断地往返于各个未爆弹发现点位,来解除这些危机。

在停火之后,随着冲突逐渐降温,而黎巴嫩南部平民正逐步返回他们的家园,联黎部队的行动逐渐转向于恢复执行1701号决议,并且协助当地人员返回自己的家园。战斗工兵的任务也同时进行了转换,从以前的应急响应,变成了现在的去支援保障,主动地走出去,把受战争影响的、一些可能对联黎部队作战行动有潜在影响的路段清理排除,为今后部队执行授权、为当地群众重返家园和各方面的人道主义行动提供一个安全基础和支撑。

黎巴嫩南部蓝线附近地区遭到炮击破坏。
联合国图片/Pasqual Gorriz
黎巴嫩南部蓝线附近地区遭到炮击破坏。

问:在去年十月份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联合国依然决定不让维和人员撤出他们所在的营地,依然坚守在那里。秘书长当时就说,无论如何,联合国的蓝色旗帜依然会在黎巴嫩南部、在蓝线附近飘扬。如果说部队当时不在那儿,如果说联黎部队撤走了,你觉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李彤:首先,作为维和部队,我们在政治上并不是倾向于任何一方,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实现和平。战争的爆发本身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如果在战争爆发的时候,维和部队离开了自己的阵地,那给冲突双方的意向就是,一旦战争爆发,维和将不复存在,那维和的意义就被就会彻底地削弱和摧毁。我觉得联黎部队在战争期间依然坚守阵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轻重伤员,维和人员用自己的鲜血铸就的这道城墙,更多是在提醒双方要尽可能地停止冲突,不要有任何反人道主义的、过激的行为,尽快进入和谈。因此,联黎部队的存在政治作用远大于当时的一种军事意义。

但同时,在军事意义上,联黎部队的驻守也对于当地人民群众财产的保护、基础设施的保护,还有对双方平民的人道主义的保护和支援是起到了军事支撑作用。

问:联黎部队驻扎在那里,但是依然发生了交火,依然在发生空中的轰炸。联黎部队还是没有能够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李彤:如果非要让我去设想的话,如果联黎部队没有存在在这里,如果在冲突之中联黎部队想过撤离,那现在的战争结果很可能不是现在的这个场面,人道主义的危机可能会更加严重。

联合国维和部队驻扎在蓝线沿线。
联黎部队/Haidar Fahs
联合国维和部队驻扎在蓝线沿线。

问:联黎部队在整个蓝线附近有多少营地?在营地当中排除的未报弹药,大概有多少呢?

李彤:联黎部队沿蓝线附近的营地超过二十个。从我抵达这里,在整个战争期间,我们所介入的事件大约是三十余起。我们所谓的事件就是一些未爆弹被发现,或者对联黎部队的误击误炸,我们介入了将近三十余起,在这期间被排除的量是远远大于三十的,因为涉及到未爆的集束弹有各种计算方法。

在停火之后,我们更多的是的把目标转向于我们营地以外,人道主义援助,还有支援联黎执行决议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介入了大约二十余个事件和任务。.我们在这个阶段更多地是去帮助清除路障、疑似被爆弹药和未经授权的武器储存,在这个过程中,大约有超过五十余起这种事件——未爆弹药路障被清理。

除此之外,黎巴嫩当地的政府军也在执行同样的行动,去清理这些未爆物和路障以及未授权的武器储存,这些数据只会比联黎部队的更多。当然,在这些行动中,联黎部队的步兵、巡逻队对黎巴嫩政府军的战斗工兵实施一个支撑。虽然黎巴嫩政府军的战斗工兵不在我们的指挥序列,但是双方的交流是十分密切的。

2025年4月至5月,柬埔寨多功能工兵扫雷及排爆分队在“污染区”内,协助“东战区”开展名为"绿色花园"的防火隔离带清理工作。
联黎部队
2025年4月至5月,柬埔寨多功能工兵扫雷及排爆分队在“污染区”内,协助“东战区”开展名为"绿色花园"的防火隔离带清理工作。

问:联黎部队从1978年成立到现在,伤亡人数也是比较多的,一共有339名维和人员牺牲。很多的维和人员现在还在那里驻守,一些跨越边境的交火事件又不断地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怎么样去保护自己的安全?你们自己是否觉得担忧呢?

李彤:在战争期间和停火后,其实,冲突和各方面的威胁一直存在,只是强度有所变化。联黎部队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是把自身维和人员的安全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断地强调并且采取措施。一方面,作为个人而言,我们有严格的SOP(Standard of operation procedure 操作规程)规程,在达到一定的威胁级别——我们叫做三级响应的时候,要第一时间进入你身边的掩体进行防护。在非安全区域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要穿着头盔、防弹衣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且我们的出兵国配备武器的话,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佩戴自身的武器进行自我防护。

另一方面,在战斗工兵处,我所涉及的业务,一方面包括扫雷、排爆,本身就是在第一时间对于联黎人员产生危险的未爆弹进行响应和排除。我们处同时还在推动部队防护这项工作,其中就包括了围墙、掩体、防弹玻璃等各种部队防护设施的维修、翻新,还有新建。联黎部队,包括整个领导层,在这方面的经济、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和决心是非常大和非常强的。

战后,联黎战斗工兵(中国、意大利、西班牙、柬埔寨、法国)与黎巴嫩国防军共同移除因前期冲突中军事行动产生的路障。
联黎部队
战后,联黎战斗工兵(中国、意大利、西班牙、柬埔寨、法国)与黎巴嫩国防军共同移除因前期冲突中军事行动产生的路障。

问:在联合国的相关决议当中都提到要支持黎巴嫩的部队在南方驻扎。那么在你们的工作当中,对于黎巴嫩部队的支持是什么样的?

李彤:黎巴嫩的部队是从去年十二月份起逐步开始向南部返回,返回自己原先的阵地。在整个过程中,联黎部队所提供的是护卫和引导,以及扫雷、排爆、路障清除等方面的支撑。

黎巴嫩政府军返回自己原先的阵地的时候,几乎每一次行动都有我们战斗工兵在部队前方进行搜排爆的保障,确保行程的安全。在后期,随着黎巴嫩政府军逐步已经返回了自身的阵地,逐渐开始恢复一些重建以及自身的军事行动,联合国部队依然会派出自己的巡逻队,在必要情况下,会安排战斗工兵陪同,确保黎巴嫩政府军军事行动过程中的人员安全以及行动目的能够实现。

问:今年以来蓝线附近发生的这种交火事件还多吗?根据我们看到的报道,更多的可能是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空袭。这些事件还有吗?

李彤:双方的交火、空袭,包括有限的地面行动——更多是以工程兵行动为主,打击是以空中打击为主,各方面的军事行动还在不断地发生。同时,以色列依然保留了五个阵地和两块缓冲区——在蓝线以北。

问:以色列保留的这五个阵地和两个缓冲区,是从去年十月份那次交火以后发生的事,之前是没有的,对吧?

李彤:是在一月份撤军的时候逐步被确定。

2025年4月以来,中国扫雷工兵在联合国1-32A号阵地协助意大利“营区围栏维修”施工区域扫雷。
联黎部队
2025年4月以来,中国扫雷工兵在联合国1-32A号阵地协助意大利“营区围栏维修”施工区域扫雷。

问:这些持续的军事行动会对维和人员执行任务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那么你们在监督的时候又是怎么去执行任务的呢?

李彤:对于维和人员,最主要的影响可能误击误炸方面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是对于我们行动自由的限制。由于目前以色列有五个阵地和两个缓冲区的存在,很多联黎部队和黎巴嫩政府军的军事行动,如果需要通过这片区域,是需要得到以色列的许可的。通常情况下,黎巴嫩政府军是无法进入此类区域的。联黎部队,尤其战斗工程兵的拆除、爆破等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如果在此区域内开展,通常以色列政府军是不给予授权的,并且有一定的限制。这是目前来说在军事行动上的一个主要影响。

问:战斗工兵处的工作跟去年十月份战争比较激烈的那个阶段之前相比,现在是恢复到以前那样的运作的程度了呢?还是说还是处于一种战斗阶段的应急?

李彤:整体的任务量与冲突之前、去年10月冲突之前相比是一个大幅的提升。因为冲突导致雷场已经被干扰。蓝桶有些被破坏,路障大幅增加。相比冲突过程中的应急响应,现在更多是计划性的为主。

问:战斗工兵处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刚才您提到的维护蓝线的标志——蓝桶,您能具体跟我们讲讲蓝桶是什么,为什么要去维护它?

2023年9月29日,柬埔寨多功能工兵(战斗工兵+建筑工兵)与联黎部队法国战斗工兵共同对“蓝线标志”进行翻新。
联黎部队
2023年9月29日,柬埔寨多功能工兵(战斗工兵+建筑工兵)与联黎部队法国战斗工兵共同对“蓝线标志”进行翻新。

李彤:首先蓝桶作为确定蓝线走向、位置的一个重要物理标志物,可以把它理解成国与国之间的界碑一样的意义,对它的维护就是对蓝线的一个保障。如果蓝桶被破坏,相当于蓝线的这一个区域遭受到破坏,那么授权和决议的履行都无从谈起。

蓝桶维护是多部门协调、共同完成的,它涉及到了联黎的联络部、地理信息部、战斗工兵、建筑工兵、政治部门,以及黎巴嫩和以色列双方的政府、军方,都涉及到这个工作中。

工兵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每一个蓝桶周边可能会存在雷场,甚至都设置在雷场周边,人员如果要对蓝桶的位置进行确定,对 它的质量进行维护,人员和物资或者机械是要靠近蓝桶。那如何穿越这个雷场?我们叫做Cutline,中文叫蓝线通道,是从主路穿过雷场进入蓝桶的一个安全区域,一个被清理过的区域。战斗工兵的主要职责就是安排扫雷部队对南线通道进行清理、维护和检查。

问:这个工作具体来讲,难度有多大呢?

李彤:在冲突之前,它更像是一种常规性的工作,会在每年定期安排一定的数量交给扫雷部队去清理,交给建筑部队去维护,交给双方政府和联黎部队去确认它的位置。在冲突之后,难度之所以提升,是因为冲突导致原先已经维护好、有边界、有栅栏的蓝捅通道几乎被破坏,雷场也都被搅乱了。所以相当于是重新开始,所有的雷场,我们不能再确定它是否还能像以往每年滚动式的维护一样保持着原有的状态,不得不进行重新扫雷,重新确定边界,然后才可以把我们的建筑工兵送到蓝桶的旁边去进行维护,或者重新栽桩。

2025年4月至今,中国扫雷工兵在联合国1-32A号阵地协助意大利“营区围栏维修”施工区域扫雷。
联黎部队
2025年4月至今,中国扫雷工兵在联合国1-32A号阵地协助意大利“营区围栏维修”施工区域扫雷。

问:一个蓝桶离下一个蓝桶距离有多远?

李彤:它不是确定的,相对距离短一点的话,两个蓝桶之间的距离会达到30到50米,远一点儿有100到200米,它是根据地形的走势确定的。

问:一共有多少这样的蓝桶你们的战斗工兵需要去维护呢?

李彤:有超过200个。领导层目前的决策是对其中的十个遭受破坏和影响的蓝桶而进行逐步的修复。本周和下周就要开始第一个。我目前已经安排了中国扫雷工兵执行这项任务。

问:中国扫雷工兵一共有多少人?

李彤:中国扫雷工兵包括了三个手工扫雷队。整体编制的话,大约是六十人左右。

中国扫雷工兵在国内都是从扫雷部队当中经过选拔和考核的优秀人员,选派到联黎部队来执行扫雷任务。其中将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员不止一次参加过维和行动和蓝线扫雷,包括指挥员和士兵。另外,中国工兵选派到联黎部队执行扫雷任务的全部是军龄达到2年以上的士官,也就是确保他们的训练是充分的。此外,有一部分人员在中国境内也参加过多国的联合地区性扫雷任务,或者联演联训。总的来说,中国扫雷工兵的训练是非常地高水平,经验是非常丰富。

中国战斗工兵EOD分队为联黎部队总部“绿山”营区处理未爆弹。
联黎部队
中国战斗工兵EOD分队为联黎部队总部“绿山”营区处理未爆弹。

问:在蓝线以北或者蓝线以南大概多长的距离范围内,有老百姓在那里生活呢?

李彤:这个并不固定。据我所知,像在蓝线东侧有一个村子,它甚至是被蓝线横穿的。也就是说,有些老百姓的生活,他们的居所可能并不是在蓝线一公里、500米左右的范围,但是他们的农田或者他们的牲畜活动范围有时甚至会直接抵近蓝线。冲突结束的时候,我们也不断接到了一些家畜——牛、羊误触地雷死亡的报告。

问: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蓝线附近的地雷是被排除清楚了,还是说还有很多地雷没有排除?

李彤:目前战争冲突结束以后,我不得不说,我们现在所有的地雷排除工作只能算是要从零开始。我并不是在声称黎以双方对原有雷场进行了重新的布雷和设置,而是因为战争过程中一些行动的影响,雷场可能出现了位移,土地和地形可能出现了改变,哪怕没有新的地雷增加,在战争之前清理过的区域都已经不再有任何可信度。我们必须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对于这些受军事行动影响的区域进行第二次清理。

问:你看到的,在黎巴嫩,它现在是面临什么样的人道危机呢?

李彤:在跟当地的人员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的是经济上不断地下行和倒退,直接影响到的是人民的安全。他们的房子因为战争被摧毁,农田不能再种植,牲畜被地雷、被各种军事行动杀死,他们整体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他们的社会生活水平下降。

原先我们有时候会去提尔,进行采购,买一些生活物资,可以看到战争期间提尔是萧条的,随着停火和和平的逐渐恢复,整个提尔的生活、娱乐生活和人民的整体的精神状态,是提高的。现在甚至会在海边看到有人钓鱼、游泳,全家出来旅游,享受这种假日。在战争期间是不可能看到这些场面。所以我觉得人道主义危机最直观的体现不一定说是生死离别,而更多的是经济和生活水平上的变化。

联黎部队战斗工兵处处长李彤监督过期弹药销毁工作。
联黎部队
联黎部队战斗工兵处处长李彤监督过期弹药销毁工作。

问:虽然你是一名军人,但是从国内一种非常和平的环境下来到黎巴嫩,亲眼见证了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你对和平的理解现在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李彤:近些年来中国部队改革以后,我们接受的军事训练,对实战的还原度和强度,可以说是非常高水平。来到联黎以后,整体感觉在自己的军事技能上,并且经过国内培训,语言上是可以胜任岗位工作的。

更多的体会和感触是来自于第一次经历真正地监督或者说阻止一场真正的战争,参与其中,见到的更多是武器对于平民老百姓、非战斗人员的直接杀伤,一种人道主义危机,这对于我个人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冲击,加深了对于和平的理解。

如果说作为中国军人而言,建立强大国防来以战止战——以自身的战斗能力来维护世界和平、保障自身和平的这种决心也变得更强。另一方面,对世界的和平而言,是希望我们国家可以在维和行动,在各种的国际场合和行动中,去给全世界的人民带来和平,让他们去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而不是深陷在战火中,每天面临危险,生死离别、人道主义危机,活得很痛苦。

问:你在联黎的维和任务会什么时候结束呢?

李彤:按照计划的话,我的维和任务会在11月9号完成。

2023年9月29日,柬埔寨多功能工兵(战斗工兵+建筑工兵)与联黎部队Froce Commander Reserve (FCR)法国战斗工兵共同对“蓝线标志”进行翻新。
联黎部队
2023年9月29日,联黎部队柬埔寨多功能工兵与法国战斗工兵共同对“蓝线标志”进行翻新。

问:您在国内都有哪些家人?

李彤:我是我们家的独生子,有父母,还没有结婚,但是有未婚妻,我们已经订婚。在中国一直有一个玩笑,就是我们通常不讲‘等我回去就结婚’这种话。但是,也是有这个打算,在结束我的维和生涯以后,组建自己的家庭。

问:你父母和未婚妻一定都很想念你。

李彤:他们很想念我,也很牵挂我。所以我现在不管工作再忙,哪怕只是一条信息,每天也会给家人报个平安,让他们放心。

联黎部队的整体通信保障做得是很好,包括在冲突期间,网络是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问:这六个月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历练。

李彤:每一个经历过维和的人都会从中受益匪浅,在这六个月在联黎部队的服役,可以说是我军旅生涯、甚至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记忆之一。可能在我未来结束任期,组建家庭和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也会去向他们讲述这个故事。我回到我的军队,在联黎部队的经历也将成为我向我的部队描述、传授和分享的一笔精神财富。

以上是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战斗工兵处处长李彤接受《联合国新闻》的采访。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我们也向像李彤一样坚守在联合国维和前线的维和军人,包括所有中国维和军人表达崇高的敬意。感谢收听这一期的《前方视野》。我们下次节目再会,我是黄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