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25年国际茶日:同品佳茗,共创美好生活

“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之走进联合国”国际茶日庆祝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联合国新闻/吴沂蓁
“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之走进联合国”国际茶日庆祝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5月21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国际茶日。为庆祝这一以茶为媒、共话发展的节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位于罗马的总部与纽约联合国总部同步举办庆祝活动。与会嘉宾在共品茶香的同时,深入探讨茶产业对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云南麻栗坡古树茶惊艳亮相联合国总部,以一杯融合中国茶文化与脱贫成果的香茗,向世界传递东方智慧与发展经验。

茶不仅是沁人心脾的饮品,更是全球亿万民众的生计命脉。全球超过60%的茶叶产自小规模茶农,他们往往身处全球最落后地区,其中不乏妇女和青年群体。茶产业有助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振兴乡村经济、增强抗冲击韧性的重要支柱产业。

据统计,2023年全球茶产业产值已超过50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有望突破900亿美元大关。产业的高速增长也对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提升产值的同时,保障茶农权益、推广绿色种植、缩小发展差距,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2025年国际茶日的主题“同品佳茗,共创美好生活”,正是为了深化全球共识,彰显茶产业在减贫、妇女赋权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品尝俄罗斯茶产品。
粮农组织/Pier Paolo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品尝俄罗斯茶产品。

全球联动:茶产业助力可持续发展

在罗马粮农组织总部的庆祝活动上,中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韩国、阿塞拜疆、摩洛哥、肯尼亚等多个国家代表团积极参与,通过传统茶艺展示、品鉴会和市场对话等形式,深入交流茶产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与经验。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指出,茶产业潜力无限,但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包括价格急剧波动、融资渠道不畅、技术能力不足、气候风险频发。他呼吁各方通过创新思维、精准投资和普惠政策相结合,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本次活动还特别设“茶与传承”展区,重点展示入选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知名茶乡,借助图文、实物等方式呈现茶园景观、生态价值和农耕文化,吸引众多嘉宾驻足欣赏,感受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多样魅力。

嘉宾品茶。
联合国新闻/吴沂蓁
嘉宾品茶。

茶为纽带:共话发展、生态与和平

茶艺表演。
联合国新闻/吴沂蓁
茶艺表演。

当天,中国、印度等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也在纽约举行了国际茶日庆祝活动。其中,“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之走进联合国”活动吸引近200位联合国外交官与秘书处官员参与。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耿爽在活动中发表主旨演讲,将茶喻为“三片叶子”——经济发展的民生之叶、生态文明的绿色之叶、文明交流的和平之叶。他指出,全球茶叶年产值超180亿美元,中国茶叶出口至100多个国家,成为国际贸易互利共赢的典范。茶产业不仅助力脱贫,更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并通过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等历史纽带,承载着各国人民对和平安宁、幸福圆满的美好追求。

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哈茂德、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桑德克耶尔等嘉宾也高度评价茶产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认为其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跨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麻栗坡县副县长刘丐青向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桑德克耶尔赠送茶礼。
联合国新闻/吴沂蓁
麻栗坡县副县长刘丐青向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桑德克耶尔赠送茶礼。

麻栗坡样本:中国减贫实践的生动注脚

活动现场,来宾通过“中国减贫经验之麻栗坡样本”主题展览和少数民族歌舞表演,深入了解中国边疆地区的脱贫故事。

麻栗坡县副县长刘丐青介绍,过去33年来,在中国外交部定点帮扶下,麻栗坡实施了涵盖教育、医疗和产业等领域的上千个项目,其中“老山古树茶”从深山走向世界,成为外事活动“国礼”,销往数十个国家。

刘丐青总结麻栗坡减贫经验时指出,精准扶贫、激发内生动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关键。外交部通过引进资金、技术,推动茶产业升级,并组织“走出大山看世界”等教育项目,帮助边疆群众拓宽视野。在多方支持下,麻栗坡如今成功脱贫摘帽,从根本上历史性地解决了贫困问题。

如今,麻栗坡的减贫与振兴故事吸引了众多外国政要前来参观考察。刘丐青说:“发生在麻栗坡大地上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生动实践,能够为‘全球南方’解决贫困问题提供‘麻栗坡样本’。我们也期待持续开展减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世界减贫事业不断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云南麻栗坡古树茶亮相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新闻/吴沂蓁
云南麻栗坡古树茶亮相联合国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