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传染病《大流行协定》

政府间谈判机构闭幕式现场。
世界卫生组织/Christopher Black
政府间谈判机构闭幕式现场。
在经历三年多密集谈判之后,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周二一致通过全球首份《大流行协定》,标志着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的一项历史性成果。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旨在加强全球在大流行病预防、准备与应对方面的合作,确保未来公共卫生危机中各国能够公平获得关键医疗资源。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今天的世界变得更加安全,这归功于成员国展现出的领导力、协作精神和坚定承诺,共同通过了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协定。这是公共卫生、科学和多边合作的胜利,将帮助我们更有力地防范未来的大流行病。”

在正式全会表决通过前,该协定已于5月19日在委员会会议上以124票赞成、0票反对、11票弃权的结果获得初步通过。

从疫情危机中汲取经验,为未来做好准备

菲律宾卫生部长、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主席赫博萨主持了协定通过仪式。他指出,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国始终以高度紧迫感和责任感开展合作,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推进协定谈判,最终达成共识。

赫博萨:“既然协定已正式通过,我们必须以同样的紧迫感推动其实施,特别是在建立保障公平获取大流行病相关救命产品的制度方面加快步伐。新冠疫情是一场百年一遇的危机,《大流行协定》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同样罕见的契机,确保全球人民在面对未来威胁时能够获得更好保护。”

协定明确了在疫苗、治疗、诊断等领域加强合作的框架,并设立“病原体获取与惠益分享系统”,确保各国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能够获得公平、及时、可负担的医疗产品。按照协定,参与该系统的制药企业将向世卫组织提供其相关产品产量的20%,优先分配给发展中国家,以满足最迫切的公共卫生需求。

尊重国家主权,强化多边合作

协定特别强调对国家主权的尊重,明确指出其内容不应被解读为授权世卫组织秘书处或总干事对缔约国发号施令,要求其修改法律或政策。包括是否接纳旅客、实施封锁措施或强制疫苗接种等,均由各国自行决定。

世界卫生大会同时通过了一项配套决议,为协定的后续实施奠定基础。该决议要求政府间工作组启动“病原体获取与惠益分享系统”的详细起草与谈判程序,并建立大流行病财务协调机制及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网络,以提升在未来危机中的物资调配和响应能力。

《大流行病协定》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第19条谈判达成的第二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协议。此前,唯一一项依据该条款达成的协定是2003年通过、2005年生效的《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