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教科文组织携手艺术家庆祝国际爵士乐日 阿布扎比奏响"阿拉伯爵士"

国际爵士乐日。
图片提供:教科文组织
国际爵士乐日。
4月30日是"国际爵士乐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其亲善大使赫比·汉考克以及和平艺术家马库斯·米勒携手,共同参与这一全球庆典。

为纪念这一天,全球每年都会举办数以千计的演出、节庆与教育活动,2025年亦不例外。今年,世界190多个国家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涵盖小型演出到重要文化中心的大型音乐会。

阿布扎比展示“阿拉伯爵士乐”

今年大部分活动将会在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音乐之都、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

作为今年的全球主办城市,阿布扎比将以长达五周的"阿布扎比爵士乐月"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展示“阿拉伯爵士乐”。这种音乐融合乌德琴、卡龙琴、奈伊笛等古典乐器,织就一幅传统的音乐画卷。

届时,教育者、艺术机构与音乐家将携手呈现大师班、即兴演奏、专题研讨与教育工作坊,生动呈现爵士乐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

正如米勒所说:“音乐自成一种语言,人人都能理解,人人都能感受。”

中国庆祝活动  

2025年国际爵士乐日期间,中国五大城市香港、南京、深圳、上海和乌鲁木齐将上演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各地活动充分展现了爵士乐在中国发展的蓬勃生机与多元融合。

关于国际爵士乐日

爵士乐诞生于20世纪初美国的多元之城新奥尔良,根植于布鲁斯、拉格泰姆和非洲传统音乐。凭借欢快的节奏与即兴的特质,它迅速成为音乐家呼吁自由与平等,反对种族主义与歧视的重要平台。

2011年11月,教科文组织大会将4月30日定为“国际爵士乐日”,旨在提高国际社会对爵士乐宝贵价值的认识,即爵士乐不仅是一种教育工具,还是推广和平、团结以及增强各国人民间对话与合作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