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巴基斯坦、伊朗大举遣返阿富汗难民,难民署呼吁紧急援助

一名妇女坐在轮椅上,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托克汉姆边境口岸被推着。
难民署/Oxygen Empire Media Production
一名妇女坐在轮椅上,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托克汉姆边境口岸被推着。
周二,联合国难民署发言人巴洛赫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记者会上表示,随着数以万计的阿富汗人被迫从邻国返回,阿富汗正面临一场日益加深的人道主义危机。该机构正紧急寻求71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帮助这些在极其困难条件下返乡的人们。 

遣返持续,情况恶化 

仅在4月,就有超过25.1万名阿富汗人从伊朗和巴基斯坦返国,其中超过9.6万人被强制遣返。难民署持续与伊朗和巴基斯坦政府沟通,强调回国必须是自愿、安全且有尊严的。巴洛赫指出:“强迫或施压迫使阿富汗人返回祖国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做法,可能加剧该地区的动荡。” 

伊朗和巴基斯坦在长期接纳难民方面面临经济和社会压力,难民署对此表达担忧:无论法律身份如何,被迫返回的人员都可能面临严重的安全和保护风险。尤其是阿富汗的妇女和女孩,她们在就业、教育和行动自由方面面临日益严峻的限制。此外,少数族裔、宗教团体、人权活动人士、新闻工作者等群体也可能在回国后面临受到威胁的处境。 

危机叠加,流离失所 

自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340万阿富汗人从伊朗和巴基斯坦返回或被遣返,仅2024年就已超过150万人。大规模的回国潮严重挤压了阿富汗多省份的接纳能力,增加了新一轮内部流离失所的风险。 

同时,新的人口流动趋势也开始出现。部分人被迫再次进入伊朗和巴基斯坦,另有越来越多的阿富汗人开始通过非法途径向欧洲迁移。目前,2024年非法进入欧洲的亚太地区人员中,阿富汗人占41%,为最大群体。 

联手合作,积极响应 

难民署正与开发计划署国际移民组织等伙伴密切合作,支持不断增加的回返者。为应对危机,难民署急需在未来九个月筹集7100万美元,以提供关键援助。这笔资金将帮助返乡者解决紧急生活、旅行、服务获取、生计发展和重新融入社会等多方面需求,尤其将重点支持女性和女孩。 

同时,难民署将加强接待能力,确保回返者能够应对保护风险并获得关键信息。在伊朗和巴基斯坦,难民署将通过社区外联、保护监测、心理社会支持及法律援助扩大紧急支援。同时,将通过热线和本地语言短信加强与难民沟通,确保及时传递服务信息。边境监测工作也将得到加强,最弱势群体将获得定制化的人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