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震后一个月:卫生需求迫切,世卫组织紧急应对

联合国
为地震幸存者提供的紧急救援物资被送往联合国难民署位于缅甸仰光的仓库。
缅甸中部地区在一个月前遭遇两次强烈地震后,面临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世界卫生组织驻缅甸代表图沙拉·费尔南多周五在日内瓦向记者介绍最新情况,强调当前局势依然危急,亟需持续的人道响应。
灾区民众处境艰难,健康风险骤增
费尔南多表示,地震已造成逾3700人死亡,约5100人受伤,114人失踪。大量家庭流离失所,被迫在简陋的塑料布帐篷中栖身,有的甚至在积水池塘边搭建避难所。
尽管社区间互相扶持、共度难关,但许多灾民并未意识到他们正面临严重的健康威胁。随着季风季节的到来,登革热和疟疾的传播风险急剧上升,受污染的水源和超负荷运转的临时厕所已在部分地区引发急性水样腹泻。
世卫组织加紧干预,呼吁全球援助
为应对灾后挑战,世卫组织迅速调配170吨紧急医疗物资,可为约45万人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基本医疗服务。同时,22支紧急医疗队已被部署至灾区,其中10支仍坚守一线。
世卫组织还与国家和地方合作伙伴合作,推进登革热防控举措,包括发放4500多个快速诊断测试包、6.2吨灭蚊药剂,以及500顶经杀虫处理的帐篷蚊帐,重点保护婴幼儿等易感人群。
此外,世卫组织还致力于提供基础医疗、创伤处理、康复服务、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支持、妇幼保健及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等多方面援助。然而,这些服务的覆盖面依然有限,难以满足庞大的受灾人群需求。
费尔南多警告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如果缺乏紧急且持续的资金支持,灾区恐将面临第二波健康危机。”
世卫组织呼吁提供800万美元资金,以维持现有行动并防止疾病进一步暴发。
Source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