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战争中被绑架者家属:“我们仍在等待亲人归来”

李钟龙的女儿李成宜(左)和伊泰·陈的父亲鲁比·陈(右)在安理会发言。
联合国/Eskinder Debebe/Loey Filipe
李钟龙的女儿李成宜(左)和伊泰·陈的父亲鲁比·陈(右)在安理会发言。
在安理会周四的一次会议上,两个家庭分享了痛苦的证词。其中一个家庭仍在等待七十五年前朝鲜战争中被掳走的父亲;另一个家庭恳求让被囚禁在加沙的儿子归来。

他们都呼吁依据国际法伸张正义,并追究加害者的责任。

李成宜是朝鲜战争期间被朝鲜军队绑架的一名韩国男子的女儿,鲁比·陈是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期间被绑架的一名以色列士兵的父亲。他们在安理会发表了讲话。

他们共同呼吁维护第2474号决议,该决议确认了家庭了解武装冲突中失踪亲属命运的权利。

75年的等待

李成宜说:“75年来,我一直在等待父亲回来。” 她的父亲、检察官李钟龙被强行带到朝鲜时,她只有18个月大。

她说:“我们至今仍不知道他在哪里,是生是死。这是(朝鲜战争中)第一起、也是最大的强迫失踪案件,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作为朝鲜战争被绑架者家属联合会的代表,她讲述了数十年来为记录绑架事件、寻求答案所做的努力,而这些努力往往只换来平壤方面的沉默。

持续犯罪

李成宜说:“尽管有确凿证据,包括像我们这样的在世证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即朝鲜)从未承认其绑架罪行。这是一桩持续的犯罪。”

她呼吁国际社会追究朝鲜的责任,包括将此案提交国际刑事法院,并支持遣返或确认近10万名失踪人员的遗体身份。

她强调说:“如果这个案件当初得到妥善解决……后来在日本、泰国、罗马尼亚发生的绑架事件本可以被阻止。”

未知

随后发言的鲁比·陈讲述了他无法得知儿子伊泰·陈被哈马斯俘虏后的命运的痛苦。伊泰拥有美国、德国和以色列三重国籍。这位19岁的士兵当时驻守在加沙边境附近,他与他的坦克组成员遭到袭击并被带走。

鲁比·陈说:“我们已经等待了587天。” 

他说:“3月份,以色列军方告诉我们,伊泰可能已不幸遇难。但哈马斯拒绝证实,也拒绝归还遗体——即使在他去世之后。”

他表示,哈马斯拒不承认或交还遇难人质遗体的行为,是一种“缓慢的心理折磨”。这种折磨不仅加诸于他的家庭,也折磨着数十个其他家庭。

家属应该得到一个交代

鲁比·陈说:“是什么样的人,会把已经去世的人当作谈判筹码?又是谁,会剥夺逝者应有的、最后的、基本的人类尊严?”

鲁比·陈呼吁任命联合国特别代表或特使,专门负责人质事务,处理与劫持人质相关的各种广泛侵犯和伤害行为。

他说:“必须有人为此承担后果。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人道主义问题。家属应该得到一个交代。劫持人质必须成为一种(有后果的)负担,而不是一种战略资产。”

第2474号决议

这些证词是在联合国安理会一场专门讨论武装冲突中失踪人员问题的会议上发表的。

第2474号决议于2019年一致通过,要求冲突各方采取一切适当措施,查明失踪人员的下落,归还其遗体,并向家属提供有关其亲人命运的信息。

联合国政治与建设和平事务部助理秘书长哈立德·希亚里在发言时警告说,全球冲突中失踪人员危机持续加深。

在乌克兰,包括儿童在内的大量平民在俄罗斯占领区仍然下落不明。在缅甸,自2021年军事政变以来,由于缺乏正当程序,失踪事件激增。

希亚里表示,在叙利亚,失踪人员危机已成为冲突的一个突出特征;他还指出,1991年海湾战争中失踪者的命运仍是一个问号;此外,失踪问题对塞浦路斯的家庭和社区仍带来持续影响。

让我们继续前进

两位失踪人员亲属都强调,安理会必须兑现该决议的承诺。

李成宜告诉各国大使:“时间不多了。被(朝鲜)绑架者的兄弟姐妹和配偶大多已经去世。我们这些孩子也正在渐渐变老。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鲁比·陈呼应了她的请求:“我请求你们的支持,让像我这样遭遇悲惨命运的家庭,能够得到一个交代,并有能力继续人生的下一个悲伤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