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权机构裁定危地马拉未能保护流离失所的玛雅人民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于本周四宣布。委员会还考量了对玛雅人后代造成的伤害。
委员会成员埃莱娜·蒂格鲁贾说:“被迫流离失所在性质上是永久性的,直到受害者能够安全、有尊严地返回原住地,或自愿重新安置于他处。”
冲突、流离与权利侵犯
委员会认定,269名基切族、伊希尔族和卡克其克尔族的玛雅土著民族成员被暴力驱逐出其传统领地,被迫前往首都危地马拉城寻求庇护,这违反了《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他们是在20世纪80年代内战期间“焦土行动”中被迫流离失所的。
玛雅土著人领袖于2021年向人权事务委员会提交申诉,指控其在联合国条约下的权利受到侵犯。
尽管他们曾与政府达成和解,并在2011年国家赔偿方案中约定了若干补偿措施——特别是安置与替代性住房建设——但这些措施从未得到落实。
“被剥夺文化身份”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指出,在首都寻求庇护期间,玛雅人还被迫隐藏甚至改变身份,这构成另一项权利侵犯。
蒂格鲁贾表示:“受害者被强行驱离其自然环境和土地,这带来了深远、毁灭性且持久的影响,因为他们的文化身份被不可逆转地被剥夺了。他们不得不放弃文化习俗,停止穿着传统服饰,停止使用本民族语言,这种损失对于其子孙后代而言也不可弥补。”
代际创伤
委员会指出,危地马拉不仅侵犯了被迫流离失所者的权利,也而且还侵犯了流离失所期间出生的第三代儿童的权利,从而造成了流离失所的代际创伤。
蒂格鲁贾说:“从定义上讲,土著人民的权利是代际传承的。文化的传承是土著民族生存与文化延续的关键条件。”
委员会还指出,被迫流离失所及伴随的暴力事件导致受害者不得不遗弃亲人遗体。
丧葬仪式受阻
此外,玛雅人无法为冲突期间死亡、被处决或被迫失踪的亲属举行葬礼,这侵犯了受害者不受酷刑与不人道待遇的权利。
蒂格鲁贾解释道:“在玛雅文化中,不为亡者举行丧礼被视为一种道德上的背叛,这会导致精神上的疾病,并表现为身体疾病,影响整个家族。”
“这些不仅是表演性的仪式,而是个体与群体在身体、道德与精神层面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局的行动
委员会要求危地马拉政府寻找并交还失踪亲属遗体,以便按照文化习俗举行葬礼。
委员会还敦促政府采取其他措施,包括为受害者及其子女与孙辈提供必要的医疗、心理和/或精神健康支持,并公开承认责任。
委员会简介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由18位独立专家组成,负责监督《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实施。
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加入该公约。委员会成员由缔约国选举产生,以个人身份履职,不是联合国雇员,也不在联合国领取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