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加沙再现骇人惨剧:学校避难所遭双重空袭 致30人丧生

5月6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一处由近东救济工程处学校改造的避难所实施空袭。
近东救济工程处
5月6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一处由近东救济工程处学校改造的避难所实施空袭。
周三,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一处联合国运营的学校的更多骇人细节予以披露。该学校收容了2000名流离失所者,据报道空袭造成校内避难的3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证实,以军于周二傍晚6时和晚间10时20分两次袭击了位于加沙中部贝雷杰的这所学校。

近东救济工程处向《联合国新闻》表示:"校舍严重损毁,避难所内燃起大火,导致伤亡人员难以撤离。居民不得不在墙上凿洞来转移死伤者。"

根据卫星图像分析,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已有超过400所学校遭到直接轰炸。

致命空袭

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的现场画面显示,教学楼主体结构墙体坍塌、楼板碎裂。

空袭次日的清晨,有数百人呆立在庭院中扭曲的金属板之间——数小时前还作为栖身之所的临时帐篷区,如今散落着碎石和断裂的木板。

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据现场同事报告,幸存的父母和儿童正试图在亲属邻居的血肉残肢间寻找财物。"

该机构证实死者中包含妇女儿童,目前仍在持续搜救多名失踪者。近东救济工程处指出,遇袭时校内多数收容者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恐袭引发战争以来,已历经"无数次"流离失所。

此次袭击还引燃毗邻学校的帐篷区,导致更多临时庇护所被焚毁。

教育系统遭受毁灭性打击

联合国卫星中心数据显示,加沙地带95.4%的学校自战争爆发以来已遭损毁。在该地区564所学校中,501所需完全重建或大规模修复才能恢复使用。

近东救济工程处在最新袭击后发表声明指出:"加沙已无人性可言——当世界日复一日目睹家庭被轰炸、活活烧死和饿死时,人性也已荡然无存。"

联合国人权高专: 制造饥荒将构成战争罪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周三表示,将饥饿作为战争手段针对平民,任何此类行为均构成战争罪。

蒂尔克表示,近九周来,以色列实施全面封锁,切断了基本物资的供应。加沙居民已被剥夺所有救生必需品,尤其是食物,而以色列仍在持续袭击社区厨房和试图维持基本法治的人员。

据报道,以色列计划强制将加沙地带居民转移至南部狭小区域,以官员还威胁将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加沙。这些行径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忧虑:以色列企图通过制造极端生存环境,系统性破坏巴勒斯坦人作为群体在加沙持续生存的条件。

蒂尔克在声明中指出,过去一年零八个月的军事行动已证明,这种强硬策略无法带来持久解决方案,包括释放所有人质,如今更没有理由相信加倍采取军事策略会取得成功。相反,扩大对加沙的攻势几乎必然导致更多平民流离失所、无辜者伤亡,并摧毁加沙所剩无几的基础设施,而这将进一步加剧加沙民众的痛苦。

蒂尔克强调,解决这场危机的唯一持久方案,在于全面遵守国际法,包括国际法院2024年咨询意见及其临时措施命令所阐明的法律义务。

人权专家警告加沙暴行将造成不可逆后果

联合国任命的独立人权专家发表声明指出,加沙不断升级的暴行标志着道德临界点已被突破,国际社会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专家们警告:"当各国还在争论术语——这是否构成种族灭绝时——以色列继续在加沙持续摧毁生命"。他们列举了陆海空全方位袭击及激增的平民死亡数据。

专家们指出,"无人得以幸免——儿童、残障人士、哺乳期母亲、记者、医务人员、援助工作者乃至人质。仅3月18日当天就有600名巴勒斯坦人遇难,其中400人是儿童。"

这些独立专家由人权理事会任命,不属于联合国雇员,也不在联合国领取薪酬。

被占领西岸最新局势

联合国援助团队警告,由于"以色列军队及定居者的暴力行为",西岸巴勒斯坦社区的生存状况持续恶化。以军周一在希伯伦行政区强拆30余处建筑,导致约50人(涉及十余个家庭)流离失所。

联合国人道协调厅指出:"这些建筑构成该社区大部分建筑结构,系自二月以来当地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强拆行动。"该区域被以色列划为军事训练区。

同日,以军还开始拆除努尔沙姆斯难民营的6处住宅,波及17个家庭。根据以方本月初发布的通告,该地区共有超100栋建筑被列入拆除名单。

强制迁移风险加剧

联合国人道协调厅披露,努尔沙姆斯难民营数十个家庭周一仅获极短时间收拾财物,住所便遭强拆。

该机构强调,这种"强力驱逐"巴勒斯坦居民的行为"再次引发对人口遭强制迁移风险的深切忧虑"。

人道协调厅严正指出,根据国际法,以色列作为占领方有义务保护西岸巴勒斯坦人的安全与尊严。

该机构表示,人道主义伙伴正在组织援助,但亟需国际社会紧急干预以制止这些胁迫措施,保护脆弱社群。